*注:本篇法规已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10年12月30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30日)废止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四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7]26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交通委《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四阶段工作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日
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四阶段工作方案
(市交通委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六日)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经过多方努力,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第三阶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在机动车新增37万辆(净增28.7万辆)、保有量达287.6万辆的情况下,市区交通整体状况没有明显恶化,局部路段有所缓解。但交通拥堵形势依然严峻。为做好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第四阶段工作,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
继续坚持“标本兼治、建管并举”,在治标的同时,加大治本力度。加快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疏堵工程;全面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措施,努力改善交通结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超过32%;分步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整治交通秩序,提高文明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推进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措施。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坚持中心减少重复、边缘扩大覆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2007年计划撤销线路23条,调整13条,减少重复站位729个;新开辟线路43条,方便120余个小区居民出行。
加快换乘场站建设。以方便公交换乘和线路运营组织为目的,调整现有公交场站布局,规划建设综合枢纽、换乘中心站和换乘站三级公交换乘场站体系。根据线网布局需要,充分利用“城中村”整治后的建设用地和立交桥下用地,新建一批场站。加快西直门、东直门、一亩园、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建设,西客站南广场交通枢纽2007年底前投入使用。加快二、三级公交换乘场站建设,对公主坟、东大桥等35处公交换乘场站进行改造,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的换乘中心;调整现有市区公交首末站功能,公交驻车和管理设施外移,原有场站用于换乘。逐步落实四惠、八宝山、大红门、北苑北等综合驻车规划用地,实现驻车外移。在地铁八通线、13号线、5号线及大容量快速公交沿线规划建设驻车换乘场站,启动13号线霍营站、八通线北苑站的试点工作。
加大路权优先力度。制订公交专用道管理办法,编制“十一五”公交路权优先总体规划。新建道路同步设置公交专用道,现有道路增加施划公交专用道,延长已有专用道使用时间,修建施划公交港湾。完成二、三环路公交专用道彩色铺装试验。结合新、改建道路完工,施划5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加快朝阳路、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建设,启动白颐路专用道建设。
建立公交票制票价调整新机制。2007年1月1日起统一公交票制票价,实行持卡打折优惠的低票价政策;2007年2月1日前完成3天、7天、15天三种时间票的开发调试及实施工作。
加强对公交企业经营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制订公交运营服务规范,建立以确保优质服务为目标的运营监管机制;建立公交线路开线、调线管理机制;制订运营成本标准,建立公共财政对公共交通的补贴补偿机制;研究建立政策性亏损评审制度,健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的经营考核机制。
(二)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优化交通结构的治本之策。2007年,要做好地铁5号线竣工验收和运营交接工作,9月底前通车试运营;地铁10号线、奥运支线和机场线土建施工基本完成,开始铺轨和设备安装;地铁4号线按要求抓紧施工。开工建设地铁9号线、10号线二期、8号线、轻轨亦庄线工程;力争大兴线、6号线年内开工。挖掘既有线路潜力,缩短发车间隔。
(三)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奥运交通设施建设,基本完成43项奥运场馆周边道路续建工程;在完成奥林匹克公园、老山自行车馆西北角、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等4个公交临时示范场站建设的基础上,推进以21个公交临时场站为主要内容的113项临时交通设施的建设;完成四环路以内重点地区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改造;完成无障碍公交线路、地铁线路及其沿线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制订连通奥运场馆与定点宾馆、饭店、医院以及重点旅游、购物区域的无障碍公交线路方案;制订并实施区域步行系统改造计划,改善步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