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推行“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新机制,构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研究制定解决征地农民工社会保险办法;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的功能,建立促进就业型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商业补充社会保险,完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措施,解决好困难群体医疗保险参保问题;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参保范围扩大至个体、非公经济单位、外来人员,提升工伤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建立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所有职工。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适当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补差水平,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和扶贫帮困活动。2010年,养老、失业和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58万人、37万人和45万人,养老金保持100%社会化发放。
2.维护社会公平
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逐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对贫困农户建档立卡,逐户落实,确保其在扶贫开发中得益,让社会大众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继续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建设,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公平对待外来务工人员,依法保证其在子女入学、就业、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律和经济手段,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更加注重提高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完善最低工资、工资增长指导线等保障制度。推行集体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谈判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3.发展妇女儿童和卫生事业
推进妇女儿童事业新发展。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社会参与程度,优先保证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关注困难妇女儿童群体,重点解决贫困、特殊妇女儿童的安居、就医和儿童的失学、辍学问题,努力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关注老龄化社会问题。构建完善的老年保障体系,注重发展面向普通老人、尤其是相对贫困的农村孤寡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1000间村级敬老院,巩固和发展镇级敬老院。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和公共医疗服务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继续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医,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合理调整医疗收费价格,推广平价诊室、平价病房、平价药房,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2010年,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及助理执业医师和医院床位分别达到1.3人和2.3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到95%。
4.重视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工作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积极扶持散居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注重发挥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作用,精心策划层次高、规模大、影响深、特色浓的外事任务活动。力争与3个以上外国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5.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围绕“自治完善、服务健全、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居民团结互助、安居乐业”的目标,把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作为构建和谐湛江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新型社区,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体系。建立市、区的社区建设管理机构,强化街道办事处的职能,逐步推进“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转换。2010年,60%以上的社区达到文明社区的标准。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完善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相衔接的指挥管理体系。完善整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资源,提高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力度,重点整治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公共场所等事故多发领域,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加强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减灾赈灾工作,抓好地震预报和地质灾害的调查与防治,建立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推进雷州半岛冰雹、龙卷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防,开展气象灾害评估工作。加强卫生防疫、食品安全和市场安全等重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加强政府部门和各种机构的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建立健全粮食预测预警机制,保障粮食安全。完善价格预测预警机制,维持价格稳定。
建立健全社会维稳和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加强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积极排查调处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重视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抓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公众社会安全感。
加强国防动员和人防工程建设。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防动员组织体系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加强对预备役建设的支持,提高平战转换能力。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军民兼容高科技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应用,为军品研制、生产和动员奠定基础。
7.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 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和睦相助、友爱向善、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然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小康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拓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引导青少年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教育青少年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勤奋上进、自立自强,远离黄赌毒。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人大能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支持和保证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规范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民主选举。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JP]
8.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法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科学划分、依法界定各级行政机关职能和权限,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从严治政、为民执政、科学理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能力,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全面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健全公务员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公务员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树立公务员勤政廉政、秉公为民的良好政风,建设一支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五、“十一五”重大工程
结合我市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八大工程”,规划建设重大项目225项,估算总投资约1636亿元(不含湛江钢铁基地投资,下同),“十一五”期间投资近1302亿元,建成214个项目。项目筹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一)综合运输工程
规划建设综合运输项目30项,估算总投资229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2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