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30.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实施“十百千万”固本强基工程,切实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夯实基层执政基础,提高农村“两委”班子执行政策法规能力、民主管理能力、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和发展经济能力,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1.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农村民主法治进程,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重要事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制度,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让群众真正享有村务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推行村财镇管,规范农村各项开支。加强对农村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健全农村审计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32.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农村治保会、调解会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和农村黑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毒”,狠刹私彩风。加强山林土地、海滩涂权属纠纷排查调处,积极疏导民事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消除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定的社会环境。
九、多方面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
33.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金融银信部门要向新农村建设实行政策倾斜,增加新农村贷款业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快捷、便利、规范的服务。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也要高于上年,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
34.整合社会资源,实行政策倾斜。充分利用上级政策扶持,整合涉农资金,促使各项支农资金向农村道路、改房、改水、改厕、环保、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建设项目倾斜。实行规费减免政策,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抓好村庄规划的指导和审批工作,规划设计部门为农村规划设计只收成本费;交通部门负责做好进村主干道规划编制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房屋建设审批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在农民建房中的乱批土地和乱收费行为。
35.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发挥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各界人士、青年志愿者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市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金,发动社会各界募捐、筹集资金,重点用于帮扶后进村庄发展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6.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对积极主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村庄,可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资金、物资补助,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