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0.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糖蔗、浆纸、水产、禽畜、果蔬、热作等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带动全市超过1/3农户增加30%以上收入。鼓励企业、个人或社会服务机构创办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继续兴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00个。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政府和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提供专门资金和信贷贴息补助等服务,在用地、用水、用电、规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联保形式贷款。
  11.加快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工程,整合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固定移动通讯网络资源,向农民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民劳动力就业信息和动植物病害信息。积极探索对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有效途径,强化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鼓励农业教学、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提供技术服务。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生产资料供应、土壤肥料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等生产技术指导的社会服务。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效能,保障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农贸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方便。重点抓好“三大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农产品市场、农资物流市场)和“两大体系”(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产品配送体系)建设。建设东南亚最大水产品集散地。进一步完善交通“绿色通道”管理机制,确保鲜活农产品运销畅顺。
  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2.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生物质工程,带动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形成主产业突出、后续产业强劲的工业群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惠的政策措施、良好的社会环境、快捷的办事效率,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县城创办企业,推进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开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到2010年,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进一步加强城关镇、中心镇和专业镇建设,重点是整合公共资源,完善道路、电力、供水、排污、通讯、商饮、旅业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工商、服务企业聚集发展,增强城镇辐射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13.加快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建立发掘农业潜力促农民增收机制。利用特色资源,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优质粮基地、“高产高糖”糖蔗产业区、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基地、水产畜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等,做大、延长特色产业链条,发展农海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质工程(如甘蔗的能源酒精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建立政策扶持促农民增收机制。落实好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粮食直补和良种、农业生产资料、农机具补贴等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农民培训转移就业促增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环境。继续实施“百万青年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农民、失地农民和转产渔民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就业技能,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就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