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行政命令和一刀切。注重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人、主体、主角作用。
  5.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
  ⑴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雷州东西洋、鉴江平原、九洲江下游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甘蔗生产实行机械斩运、水药肥喷施。推广良种良法和节水、节肥、节药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带(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
  ⑵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计划培训,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万人以上。
  ⑶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蓬勃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达85%以上;健全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机制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无饥寒。
  ⑷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用水符合饮用卫生标准,农村22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镇通行政村道路实现硬底化,有条件的自然村实现村道硬底化,农村全面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视、通电话,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健全完善。
  ⑸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贫困农民和水库移民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0%以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处理,“脏、乱、差”得到有效整治,环境美化绿化,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到2010年,40%以上的村庄达到卫生村标准。
  ⑹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风文明。农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⑺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创业技能逐步提高,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新的婚育观念不断增强,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