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蚌埠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

  (二)强化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以增强各类灾害天气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及时性、准确率和增强气象服务能力为目标, 建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准确及时预报预警;在政府灾害管理的统一框架下,建设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防汛抗旱决策指挥气象服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突发灾害气象应急响应与处置、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服务体系,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为各级政府、防汛指挥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决策气象服务。
  (三)完善突发自然灾害气象应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构建预警应急系统,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短信发布中心在公共应急中的作用。尽快配备“车载流动气象台”,加强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决策服务和影响评估的能力建设,增强对突发性洪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一)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市县两级气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服务手段,提高科技水平,增强预报服务能力,提高服务产品的传输速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多样化、精细化需求。新闻媒体要积极做好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工作,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在主要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建立气象信息发布设施,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的时效性。
  (二)全力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气象保障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不同季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灾害性天气预报,积极开展农业干旱、农林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开展粮食产量预报业务,建立粮食安全气象警报系统。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做好农业气候区划和气候风险区划工作,并应用区划成果科学指导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相关农业开发工作。加强蚌埠气象兴农网建设,及时传递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及农业生产适用技术。借助各种传输手段,建立农村气象警报服务网络,使气象信息及时到村入户,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