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抓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跟踪调研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研究筛选一批中心镇,参照扩权强县(市)的改革措施,扩大中心镇的经济管理权限,加快中心镇的发展。
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已取消、调整和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工作,防止取消和调整清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出现反弹。对取消审批后还需要继续监管的事项,明确责任,理顺关系,防止管理脱节。新增设立的行政许可项目要通过法制机构依法审查,严格把关。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完善我市已建立的“两个中心”和“两条热线”(即:“邢台市优化环境指挥协调中心、邢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市长热线、书记热线”)的功能。推进网上审批等便捷方式,完善操作程序,规范审批行为。逐步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继续贯彻执行《
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逐步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探索促进行业协会改革。编制《邢台市行业协会发展规划》。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逐步将行业评估论证、资质考核、行业调查统计等职能转移或委托行业协会承担。积极探索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有效机制。
三、深化国有经济改革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尽快研究提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方案,制定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加快依法破产的步伐。继续推进企业的调整和重组,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改一个做大一个,改一个搞活一个,改一个稳定一个的目标,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企业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多方筹措改革专项资金,做到责任体系明确、落实机制顺畅、政策体系健全、改制决策民主、操作程序规范,公开公正、监督到位,2006年市属8家未改制国有企业实现改制,已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基本上完成扫尾工作。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积极稳妥地建立国有资本统计及国有企业财务快报工作体系,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和授权经营管理制度,探索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工作,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积极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稳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电信、电力、金融、烟草、盐业、出版等行业改革,破除不合理的行政性垄断。加快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放开市政公用事业资本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允许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和经营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