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互联网带宽,使蚌埠市出区总带宽达到10Gb/s。重点建设全光纤传输网,进一步完善微波、卫星传输。引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加快建设面向多媒体通信的宽带化互联网,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宽带网各核心节点总端口容量/交换能力提升到100G,骨干带宽提升到10G。通过技术更新和规模的扩大,满足各种业务对高速互联网的需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集语音、数据、图像于一体的宽带互联城域网,加快宽带业务的普及,逐步推进光纤到户。
4.有线电视网建设
继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有线电视网络向农村延伸,完善县至乡、乡至村的有线广播电视网,进一步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的质量。在城区内完成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建立和完善承担多功能双向业务的接入网络。规范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确保有线电视传输安全,完善数字电视平台的技术建设和管理,积极为市政府提供电子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为市民提供生活信息服务平台;为工商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平台;为学校提供教育培训平台。使电视机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
(二)信息骨干工程建设
1.市电子政务专用网络工程
本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加快市政务信息网络工程及各电子政务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与省政务信息网联接。以现有蚌埠市电子政务城域光纤网为基础,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所有市直党政机关建立统一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体系,提供高速、安全、便捷的多媒体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利用“数字安徽”相关技术对现有的各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改造。整合现有的各种信息资源,开发蚌埠市综合经济、计划统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社会保障、工商企业、农业、林业、山地状况等数据库和信息库,不断丰富蚌埠市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
2.市公用信息平台工程
在公共传输网络基本软硬件基础上,开发软件,扩充设备,有效集成,互联互通,建设一个与各IP网、电信运营网、有线电视网、科研教育网等信息网络互联通的蚌埠市公用信息平台,支撑全市各种网络应用和服务,汇聚和承载蚌埠市各行业的主要信息。
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系统工程
积极推广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管理、自动化综合控制等技术,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改造提升大型连续加工的过程控制自动化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流程的效率以及检测和工艺水平,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系统。并配合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系统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