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抓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议案的实施。坚持减船转产和发展渔区经济相结合,积极引导、支持从事捕捞业的渔民和渔业生产组织从事水产养殖、休闲渔业或者其他职业,加强渔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渔民就业岗位,落实转产转业配套资金,积极扶持渔业专业合作组织。
(六)进一步完善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重点加强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市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建设,并完善各市(区)监测点的建设,逐步提高我市海洋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检验检测能力。
(七)实施健康水产养殖推进行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要围绕“推进健康养殖,转变增长方式”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安全水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倡导、推广健康养殖,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资源合理利用,使水产养殖业尽快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水产养殖科学规划布局,推广普及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产养殖从提高资源利用率中求发展,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八)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安全的理念贯穿渔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绿色生态的理念促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开展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水产品品牌创建等工作,推进渔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渔业生产的标准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和水产品营销的品牌化。实现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渔民增收与资源利用的协调统一,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九)完善水产品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壮大水产技术培训推广体系。重点加强江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加强对渔业先进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大力推广先进养殖新技术,不断提高渔民的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品病害防治技术水平,加大名优新水产品良种引进繁育推广的力度。
六、主要政策措施
(一)创新发展思路,推动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渔业发展和渔业主管部门职能,着力帮助解决渔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以建设现代渔业为主攻方向,以建设渔业专业镇、现代渔港经济区和滨海生态文明村为目标,将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渔区渔村建设统筹规划好,促进渔区渔村社会全面发展,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