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印发江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持续发展。

  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实现在蓬江区、江海区设立公共图书馆,全市所有镇(街)都建有文化站,以及所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80%的镇(街)文化站达到省一级标准。增加公共图书量,市五邑图书馆的藏书要达到80万册以上,各市、区图书馆的藏书达到人均0.6册以上,镇(街)省一级文化站图书馆(室)的藏书达到1万册以上。2007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硬件建设实现网络覆盖到行政村。

  开展富有地方、民族和侨乡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抓好广场文化活动,指导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农村文化等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定期举办五邑民俗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巩固和拓展五邑民歌、荷塘纱龙、浮石飘色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牌,推动我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持续深入发展。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按照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构建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拓展送书服务范围和受益面。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实施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

  4、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艺创作队伍建设。

  设立固定的文艺创作赛事,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交流学术研究、展示文艺才华的平台。鼓励和组织我市文艺创作者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文艺创作赛事,提高创作水平、发掘和培育创作人才。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文艺创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引进优秀创作人才。

  5、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和市美术馆的建设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抓好陈白沙纪念馆周边环境的控制和开发,争取陈白沙纪念馆第三期扩建工程上马,增加其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砝码。完成江门电视中心大楼、文学艺术大楼建设。加快蓬江、江海两区特色文化广场的建设。在区级文化广场建设方面,蓬江区主要做好与市区三大广场(五邑华侨广场、东湖广场、长堤广场)的资源共享;江海区要对现有文化广场进一步完善功能,逐步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文化广场的建设。在基层文化广场建设方面,两区要力争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一个文化广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