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业:全市社会文化娱乐场所共907处,包括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机室、网吧、游艺场和音像制品经营店档等,资产总值达5亿多元,从业人员达7,800人。近年,我市娱乐业在坚持抓好文化市场日常管理的同时,重点抓好娱乐市场、音像市场和网吧的管理,文化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广播电视业:截至2005年底,我市共有系统内的地级市广播电视台1座;市(区)广播电视台5座;镇级广播电视机构70个。2005年全市自办7套广播节目,全年播出时间共41189小时,其中自制节目37203小时。2005年全市自办9套电视节目,全年播出时间共27292小时,其中自制节目16585小时。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9.24%;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8.14%;有线电视总用户数为70.71万户。
--艺术培训业:近几年,我市培训业遍地开花,以声乐、舞蹈、绘画等门类为龙头的艺术培训业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猛发展,逐渐形成一个以国有事业单位为主,民营、个体为辅的多元化艺术培训市场。据统计,我市现有钢琴、电子琴、古筝、少儿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社交舞、少儿合唱、美术等培训辅导单位30多个,培训从业人员222人,2005年培训人数达1万人次。培训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文化艺术知识技能,培养各种文化艺术人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演艺业:市粤剧团是唯一的市直专业表演团体,拥有高级职称人员4人,该团平均每年保持演出130场,经济收入约100万元。此外,近年来,我市每年接待中外表演团体不少于90个,这些演出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繁荣了文化演出市场。
(二)发展环境
1、存在问题
--文化领域企业“小、散、弱”现象比较突出,现代大型文化企业较少,资源相对分散,尚未形成规模优势。
--由于我市财政能力有限,投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经费不足,文化部门设备装备相对落后,藏书增加数量不多,一些文物未能得到及时维修,制约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我市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东湖影剧院虽经重新装修,但规模小,容纳观众人数不多,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蓬江区没有文化馆址,各市区有不少文化站还比较简陋陈旧,未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制约了全市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据统计,全市文化系统在职人员1,39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6人,仅占22.7%,具高级职称仅6人,中级54人,一些地方文化队伍人员老化,专业水平偏低,在文艺创作、文艺演出等领域很难有所建树。管理人才较缺乏,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即使遇到一些适合的项目,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去策划和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