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印发江门市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江门市人民政府印发江门市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江府[2006]75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江门市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十二届三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门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江门市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的发展时期,要求我市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根据国家、省的整体部署和《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人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人才发展现状

  (一)人才队伍发展总体情况。

  “十五”时期,我市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创新人才的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人才发展“十五”计划,人才事业得以全面、协调、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1、人才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高、中、初级不同层次人才相结合,专业较为广泛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截至2005年底,我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9.03万人,比2000年净增7.07万人,年均增长6.1%。其中,党政人才1.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3.04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4.19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的44.9%。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从“十五”初期的5.77%提高到7.26%。全市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达1.52万,占党政人才的84.44%,比“十五”初期增长17.28%,党政人才的素质明显提高。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人才0.46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54%,比“十五”初期增长了0.98%。高、中、初级人才比例达到3.54:25.99:70.47,高级人才总数增加,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人才比例为3.62:46.85:49.53,人才的分布结构趋向合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效益明显提升。

  2、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我市采取人才引进方式等一系列措施,实施积极的人才政策,吸纳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坚持每年组织用人单位赴国内人才比较集中的兰州、西安、武汉和长沙等地招聘人才。同时,不断加大对本市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力度,对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的外地生源高校专科毕业生,放开接收;对未找到工作单位、愿意到我市工作的外地生源高校本科毕业生,实行“先入户,后就业”的政策。我市鼓励智力流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行“关系不转、户口不迁、来去自由”的灵活政策,促进市外优秀人才为我市提供智力服务,逐步建立起多形式、多渠道、开放型的人才引进格局。五年来,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5.2万人,其中从外省市调入在职人才2500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4.06万人;柔性引进人才8900人,引进国(境)外专家298人。

  3、人才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我市围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先后制定了《江门市2001-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江门市“十五”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按照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开展了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党政人才培训和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了干部带薪学习、出国进修、选派培养、挂职锻炼等制度,规范了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以现代科技基本知识、WTO基本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更新知识培训。实行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资格聘评相挂钩的制度,组织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的培训。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00余期,培训各类人才17.22万人次。其中,由市委党校对全市处级以上干部轮训了一次;由市行政学院和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对市级党政机关45岁以下担任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以及本科以上学历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进行了公共管理精选课程的培训。举办了2期赴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培训班、1期赴澳洲墨尔本大学培训班和1期中国人民大学培训班,选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86人次参加中央和省委党校、省其他院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选派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国(境)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学习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