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参与交通、通讯、邮政、供水、供气、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村庄河道清理整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流域治理、全面维修加固标准湖(河)塘等。鼓励企业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清洁工程设施建设,推动“户集、村收、镇运、县(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系统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农作物桔杆、农村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建设,推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
(三)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和管理。鼓励企业参与农村宅基地等非农建设用地的整治和有效开发利用。鼓励有资质企业参与农民社区公寓的建设,在适合居住的区块统一建设农民社区公寓。鼓励城市物业管理企业参与农村社区物业化管理。
(四)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农村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五)参与农民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定点定期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挂钩村建立长期稳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送渠道。
(六)参与挂钩村村庄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帮助挂钩村理清发展思路,参与挂钩村精神文明和村庄环境建设。
四、形成工作合力,把村企挂钩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秘书长任组长,市委农工办负责人任副组长,市经委、农工办、发改委、建委、乡镇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局、水利局、农林局、旅游局、交通局、商贸局等部门和机电集团、化建集团、轻纺集团、医药集团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村企挂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村企挂钩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经委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村企挂钩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统计考核、推进落实等相关工作。各区县要高度重视村企挂钩活动,把开展村企挂钩活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抓手,进一步统一认识、广泛宣传、加强服务,营造开展村企挂钩的良好氛围。各区县要相应建立村企挂钩工程的组织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确保该项活动的广泛开展。挂钩村和企业要在所在镇街的组织指导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办事机构,切实落实村企挂钩的各项任务。
(二)层层落实责任。各区县政府要明确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抓好本区县村企挂钩共建小康社会活动。各镇、街道要认真分析辖区内各村的资源优势,指导和帮助村级组织选定、包装和推介合作项目,要广泛动员本地企业积极参与村企挂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活动。村级组织要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优势,周密筹划,主动出击,要充分体现村级自治的特点,既要尊重挂钩企业的意向,又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好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真正使广大村民在村企挂钩中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