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资银行在业务拓展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现阶段,上海外资银行新业务新产品越来越丰富,销售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销售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一些外资银行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充分揭示产品的风险,或对产品风险的披露不够全面,客户投诉机制也不够完善。也有些外资银行采用服务外包或由第三方推荐客户对象的方式进行营销,有些产品推介没有明确界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或者界定模糊不清。上海外资银行已经出现了多起产品营销中与客户的纠纷,客户投诉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使这些外资银行面临较大的声誉风险。同时,客户纠纷和投诉对外资银行追求良好的公司社会责任形象也带来了较大的考验。
(五)转轨时期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政策的应对性调整是外资银行需要协调的经营性风险。
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转轨时期,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政策会适时根据经济状况进行应对性调整,其中难免一些政策的变化对外资银行经营会产生影响。比如,外资银行外债政策的调整就使外资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着新的情况,流动性管理的应急要求更加复杂。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政策调整对中资银行有直接的影响,但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客观上也是存在的。外资银行需要在经营中关注政策调整所产生的风险,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应对,以更好地适应政策调整对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
(六)外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需要根据业务发展不断深化。
总体上说,外资银行合规工作做的比较好,大多数外资银行能够运用良好的合规文化和合规管理来规范业务发展。但现阶段外资银行在合规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外资银行合规资源配备不足,合规人员流动频繁,与快速发展的银行业务不相匹配;部分外资银行对合规文化建设重视不足,合规培训管理上存在漏洞;部分外资银行没有按照法规要求履行报送相关信息资料的义务;部分外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代表处未能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出现违规行为。这些都影响了银行合规功能的有效全面发挥。另外,对原有外资法人银行而言,尽快按照法规的要求完善股东结构、强化治理功能、优化合规监督等也都是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上海银监局外资银行监管的基本思路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发展将呈现新的特点。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外资法人银行、外国银行管理行、外国银行分行将同时存在。外资银行面临着更广泛业务领域和广泛地域的发展机会,特别是新的外资银行子行的出现,将对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银行提供新的平台。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监管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监管的责任大大增加了,监管的内容也更广泛,监管的国际化和专业化要求明显提高。这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监管理念和监管制度,不断提升监管技能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监管需要。上海银监局将继续遵循中国银监会的统一监管目标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透明度,实现监管理念、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统一,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