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07-2015年)》的通知


  2、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到2010年底,以乡镇为单位,间日疟病例得到全程规范治疗的比例不低于90%;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发生输入性恶性疟继发病例。到2015年底,以乡镇为单位,间日疟病例得到全程规范治疗的比例不低于95%。

  3、间日疟病人传播休止期规范根治率:到2010年底,以乡镇为单位,根治率达到90%以上。到2015年底,以乡镇为单位,根治率达到95%以上。

  4、乡镇、村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合格率:到2010年底,乡镇、村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到2015年底,乡镇、村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5、重点人群驱虫覆盖率:到2010年底,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超过10%的县(市、区),以县(市、区)为单位,重点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2015年底,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超过10%的县(市、区),以县(市、区)为单位,重点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90%以上。

  6、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到2010年底,居民和中小学生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底,居民和中小学生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和9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7、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到2010年底,以县为单位,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15年底,以县为单位,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三、策略和措施

  (一)疟疾防治

  1、淮河以北疫情不稳定地区。以控制暴发流行和减少疟疾传播为目的,以及时发现传染源、控制疫情暴发和落实休止期根治为重点,在中华按蚊为媒介地区采取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复合媒介地区采取传染源控制和媒介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2、其它疟疾疫情较低和基本控制区。以防止输入传染源和当地残存病例在本地引发流行为目的,以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输入病例和当地残存病例为重点,采取传染源监测和人群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治策略。

  3、主要技术措施。加强对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提高发热病人血检的覆盖面,及时发现传染源;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加强休止期根治措施和疑似病人的报告,减少传染源积累。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减少蚊虫孳生地。在疟疾高发区,积极推广和正确使用杀虫剂浸泡蚊帐等措施,减少人蚊接触;在出现突发疫情和暴发流行时,采用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措施,降低蚊虫密度,减少人群感染机会。进一步完善由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监测点组成的全省疟疾监测网络,加强对疟疾疫情、传疟媒介、人群抗体水平和疟原虫对抗疟药、传疟媒介对杀虫剂敏感性的监测,掌握人群发病、媒介分布、防治措施落实和效果等信息,为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