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好配套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广州等地正推进工业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集群化转型,服务业向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在产业转型的同时,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拓展,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广州、珠三角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和产业特色,利用韶关良好的工业基础,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配套经济。
一要围着广州、珠三角支柱产业转。发达地区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长、产值大,为其配套,大有可为。例如,广州重点发展的汽车制造、石化加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三大支柱产业和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七大重点产业和加快发展的物流、会展、旅游等产业,在我市都有相关的企业,如轻纺工业我市有新三联,新材料产业我市有片状锌粉、复合铝箔、IPO靶材等产品,制药产业有佰易药业公司、利民制药厂、雷霆国药等,这些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在对接中实现合作双赢,完全可能。为此,我们认为,第一通过发展配套经济,振兴机电工业。机械产业是我市作为广东省老工业基地时期的支柱产业,至今仍有相当的基础,近年来烟机配件厂、伟光液压油缸有限公司、广东韶配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最近,科技含量高、年约创税上千万元的番禺数控机床项目签约工业园,机械产业群日益壮大。随着广东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高级化、重型化进程的加快,机械产业前景十分看好。当前要牢牢抓住对接广州的机遇,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提高机电装备信息化水平,建设好液压油缸特色产业基地,在改制重组的基础上,争取一个以上公司包装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机械产业。第二要抓住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机遇,做大做强制药产业。通过积极对接广州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金融支持,发挥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作用,发展生物医药,促进产学研联合,提升制药行业水平,壮大行业规模。要大力培育中药原料市场,发展中药种植基地,发展天然药物提取和中成药先进制造技术,推进中药制造标准化、产业化工作。第三,以曲江白土工业园和翁源官渡开发区为主要基地,充分发挥钢铁产业集群和电力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广州、珠三角金属制品业转移,尽快把五金制品产业培育发展起来。
二要围着广州、珠三角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转。现代市场经济是典型的品牌经济。名牌产品主要来自重点企业。广州、珠三角地区的汽车、电子产品在国内品牌优势突出,如何围绕这些名牌产品做好配件生产、组装生产、销售代理等配套环节工作,大有文章可做。广州丰田公司按空间距离把零配件厂家划分为核心圈(500公里范围内)、活用圈(1000公里范围内)和外围圈(1000公里范围外),从这方面考虑,韶关全市都处在其所说的核心圈范围。按照国际通行的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值比率为1:1.7,而目前广州这个比率只有1:0.3,配件产业潜力巨大,我市完全有条件成为未来广州庞大汽车产业的配角,形成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围着发达地区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转,就是要通过融入其产业链条,借船出海,形成自己的品牌。为此,要研究制订促进品牌形成的财政政策,加快培育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共同参与,打造“韶关汽配”、“韶关钢铁”、“韶关机械”、“韶关中药”和“韶关玩具”等区域产业品牌,形成集群出品牌、品牌促集群的良性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