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多功能农业工程。在保障农业食品功能的同时,注重开发农业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农民兴办的农家乐、休闲农庄、垂钓中心、田园景观等,在土地批租、税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加强农业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水利建设。在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继续抓好汉江下游堤防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22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2个在建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6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推进四湖流域血防综合治理。省财政继续安排资金5亿元,优先用于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大型排灌站更新改造。中小型排灌设施的改造要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多途径筹措资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增加专项补助资金规模。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建设投工投劳。
(六)加大国土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强标准农田建设,省里继续筹措资金10亿元以上,用于46个粮食主产县市尤其是20个水稻主产县市建设标准农田100万亩,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安排2亿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继续筹措资金4亿元用于22个烟叶主产县市基本烟田“千村千亩”工程建设。
(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全省完成300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年度任务,其中血吸虫重疫区12个县(市、区)解决9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省里筹措专项资金按每人240元给予补助,市县也要积极筹措资金配套补助。全省新建沼气池36万口,争取达到40万口。省财政对农业沼气推广和改厕补助由50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全省新建通村沥青(水泥)路12000公里,实现73%的村通沥青(水泥)路。对通村硬化公路建设,省里继续安排补助资金,有条件的县市给予配套补助。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八)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经纪人队伍,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搞活流通,鼓励商贸企业发展“农入超”、“超对超”连锁配送经营。进一步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邮政“三农”服务站建设。
(九)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行节本、省工、降耗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重点打造粮食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沼气为纽带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动植物互利为纽带的再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造林绿化,加快发展苗木花卉、经济林产品加工等林业产业,继续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继续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