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目标
严格按照《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依照新制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发挥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以三山(芙蓉山、莲花山、皇岗山)大环境绿化为依托,以三江(浈江、武江、北江)六岸绿色走廊为骨架,以市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为重点,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快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公园、小游园、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和伸入市区的山地等公共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绿地布局,扩大城市绿化总量,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并利用韶关市城、山、水、林诸要素呈锒嵌互融布局的特点,通过林荫道和道路绿带把山体和城市公共绿地、古迹景点、城市中心串联起来,形成“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市环水、水绕城市、城中有林、林环城周”的山水园林城市绿地格局,使城市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衡、功能齐全、景观效果优良。至2007年8月,新增绿化覆盖面积350多公顷,新增绿地面积170多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70多公顷,新增城市绿化覆盖率4.55%,新增绿地率2.18%,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达到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实现“创园”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创园”的基础,是城市绿地合理增长的保障。要结合我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按照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植物地带性风貌特色,高标准修订《韶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经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组织编制《韶关市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通过规划手段,引导全市建成区内的山体林地向城市公园过渡,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合理布局,确保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物种多样、景观优美。
(二)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1、多管齐下,增加城市绿量。以“创园”为契机,动员全社会力量,明确目标责任,狠抓工作落实;运用大手笔,采取大动作,注重大环境,努力加大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绿地建设力度,通过规划扩绿、见缝插绿、拆墙建绿、拆违扩绿、拆临建绿等途径,实现绿化指标大幅度增长;加快公园、广场、三江六岸和街道绿地建设,营造“一园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绿化新格局;大力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抓好莲花山、皇岗山、芙蓉山核心景区建设,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绿色生态公园;抓好建成区四大出口、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国道、省道韶关市区段道路森林带景观建设,形成不同规模、特有的道路景观带;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强化绿线管理和园林执法力度,建立完整的园林管理法规体系;坚持专业绿化与群众绿化相结合,社区绿化与门前绿化“三包”相结合,形成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有机配置、城郊一体的绿化体系,增加城市绿量。力争到2007年,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新建居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