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对“九类”退休人员的重点跟踪服务。
3. 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安老服务,力争充分覆盖特殊退休人员这一弱势群体。
4. 大力推进建立社区助老员和青年志愿者为老服务、自管互助服务,推动街道社区建立退管服务和谐新家制度。
5. 解决好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退休后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
6. 力争解决社会申办退休特殊人员和移交后新增特殊人员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
7. 进一步做好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特殊困难救助。
8. 做好特殊优抚对象的生活补贴发放。
9. 组织对部分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以老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加活跃地开展多项文体活动。
10.贯彻落实国家劳动保障部关于档案管理的新规定,提升档案管理的层次和水平,逐步将街道管理的退休人员档案收归各区退管办统一管理。
三、活动要求
(一)严格依法行政。履行法定职责和程序,建立和完善依法办事责任制,杜绝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行政权力的现象,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依法保障退休老人合法权益。
(二)优质高效服务。科学设置办事程序,规范工作行为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办公场所环境整洁,各种服务设施齐全,单位及工作人员服务标志统一规范;工作人员以善心、爱心、耐心、细心热情服务,对职责范围内的办理事项和工作不推诿、不拖拉、不扯皮、不刁难,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和完成;积极探索和推行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
(三)办事公开透明。单位和窗口服务的工作内容职责,办事依据、条件、程序、过程、结果和时限,服务承诺、违诺违纪的投诉及追究办法等,及时向服务对象公开,公开的内容全面、真实、准确,处(办)事行为公开、公正、透明。
(四)工作作风优良。领导带头,以优良作风带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队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业务素质;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文明礼貌、行为举止规范。
(五)监督机制完善。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广泛听取服务对象及社会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投诉举报等群众监督制度和工作考评、自查整改、责任追究等内部监督机制,及时纠正在服务态度、质量、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