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强化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环保人才培训。依托各种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大专院校、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及境外培训机构的资源,采取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专题研讨、社会化选学、在线学习、赴外学习等教育培训方式,提高人才素质。大力实施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拓展东西部合作培训,探索开展异地对口培训。二是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选送中青年干部职工,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对口培养等方式强化环保专业教育。加强重点环境管理人才培养,每年选送一批干部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高校、培训机构和沿海地区学习培训。三是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加大公务员内部轮岗和与事业单位交流任职,提高干部宏观管理和综合决策能力。根据工作需要,选派上级环保部门干部到基层政府或环保部门挂职和帮助工作,同时选派基层环保干部到上级政府或环保部门上挂锻炼。

  (三)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加快环保人才集聚

  一是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积极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特聘工程师”、“特聘技师”等职位,面向国内外吸引高层次、急需人才。健全人才信息网络,以良好的事业平台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坚持以项目为依托集聚人才,大力推行科技研发项目招标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二是人才柔性引进,形成人才智力“借脑网络”。实施人才柔性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得,但求所用。探索制定柔性引才优惠政策,鼓励事业单位采取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等灵活方式,引进国内外智力;通过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人才培训合作,以多种形式为单位提供智力服务。三是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与友好省、市、区的人才合作与交流,逐步实现跨区域人才资源共享。加强国外智力引进工作,拓宽引智工作面,打开与外国专家组织的合作窗口,广泛利用国外智力。积极开展对口帮扶、“专家基层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专业人才为基层提供智力援助。

  (四)完善人才选用机制,优化配置人才资源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开放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改进选拔方法,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真正把能力强、品质优、群众公认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把任期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升降去留的主要依据。改革干部考核评价方式,按照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考核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不胜任、不称职干部调整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细化、量化标准。以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为目的,努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学术(学科)技术带头人、技能拔尖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