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环境监察人才队伍能满足环境执法的需要。到2010年,全省环境监察人才总量达到3000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比达到90%。全省县以上环境监察人员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编制纳入行政执法编制。健全环境应急体系,县以上环保部门具有环境应急常设机构和人员。环境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执法能力明显增强,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初步建成一支敢于执法、善于执法,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环境执法人员队伍。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省环境监测人才总量达到2600人,环境监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占4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0%,本科以上特别是研究生学历人才数量有较大增长,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占比提高到60%,老中青人才梯次搭配得当,高层次人才队伍壮大,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形成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家人才和创新团队。

  --环境信息、宣教人才队伍能力显著提高。市(州)级环保部门建立环境信息、环境宣传教育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达5-10人,总量达到40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80%以上。县(区、市)级环保部门配备专职人员2-5人从事环境信息、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素质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从上到下建立较为畅通的信息渠道。

  (3)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人才开发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党管人才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的教育培养、吸引集聚、管理激励、流动配置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人才平台进一步拓宽,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人才创新和研究能力明显增强,全省环保系统人才资源共享水平明显提高。

  三、“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是加强环保工作重中之重的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作用,进一步理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求发展”的理念,把人才作为加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人才培养与使用作为各级环保部门的头等大事。人才是实现环保工作目标任务的根本依靠,做到人才资源合理开发、人才培养有序累进、人才工作优先投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和谐氛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