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人才环境来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强人才工作、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定,人才问题作为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为人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人才资源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水平。但这些对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优化人才工作布局、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从我省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实际来看,进入“十一五”,中央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要“并重、同步”的要求,环境保护进入“历史性转变”的新时期。我省将实施生态四川战略,打造西部经济强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总量保持年均12%的快速增长,到2010年建成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这对人才发展必将产生强烈的需求拉动作用,但巨大的人才缺口使人才供给面临巨大压力。同时,调整区域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发展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实施重大项目,既为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提供了载体,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但又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大加重环保任务,我省各级各部门都大幅度强化了环境保护施政力度,为环保人才使用提供了空间,也对环保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对环保部门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人才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的任务将会异常繁重。
二、“十一五”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主题,以人才开发为主线,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住当前环保工作新机遇,壮大队伍、提升素质、优化结构、激发活力,积极构建与工业强省、生态四川建设、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战略目标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人才智力支持系统,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发展置于全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位置,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环保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委(党组)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把好人才出入关口。以优先人才高效发展为导向,创造良好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推动环境保护发展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