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
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范围,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制订相关政策规定,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落实投资主体的自主权和风险承担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制定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建设和发展的相关制度,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到2008年,行政机关所属的检测、检验、检疫机构以及中介机构要与行政机关彻底分离。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制订与国家法律、法规衔接配套,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保障企业自主创新权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社会信用体系监督管理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依法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研究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作用,落实单位用人和人才择业的自主权,逐步消除各种就业歧视;积极有序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处能力,依法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健全城镇职工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体制。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推进县(市、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建设,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解决好贫困家庭的医疗困难问题。力争到2008年,使农村居民基本上都能享有新型合作医疗。建立基础教育发展基金,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完善公办学校择校政策,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依法制止乱收费,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推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加强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建设,构建范围清晰、分配科学、支出高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公共预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收支行为。全市所有财政支出全部实现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管理,取消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006年对全市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机构和收费项目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并将收费主体、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向社会公示。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全部上缴财政。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津贴制度,逐步解决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