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福建省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组织实施。通过项目带动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着重抓福州青口汽车城、厦门汽车工业城、泉州汽车基地和泉州滨江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永安埔岭汽车工业投资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龙州开发区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专业园区的建设,突出抓好东南汽车克莱斯勒商务车项目、戴-克轻型商用客车项目、厦门大金龙、小金龙客车项目、新龙马公司中、重型载货车项目以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项目的组织实施。推动闽台汽车产业一体化进程,争取年内有重大突破。支持八闽汽车厂的重组和搬迁工作,做好目录保护。实施汽车零配件产业“辅导”工程,推进我省汽车零配件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我省汽车工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加强和教育、人才、劳动部门的沟通交流,推动汽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重视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汽车召回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提升汽车产销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东南、三菱、金龙、金旅等品牌建设。建立为汽车零配件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
按照《2007~2010年福建省船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0年我省将具备30万吨级船舶建造能力,建造的主力船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造船能力达到350万载重吨,年船舶销售产值300亿元。主要通过联合中远集团、台湾、新加坡、韩国的修造船力量,建立以厦门、福州、泉州、福安四大船舶基地,建设五个船舶和配套产品产业集中区(泉州斗尾、龙海紫泥、漳州中银开发区、罗源湾港区、福安赛江),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厦船重工、马尾造船、东南造船、泉州船厂、福宁船舶)等。 按照《福建省工程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行动计划》,2010年实现我省工程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将600亿元(包括整条产业链),比2005翻一番多;工程机械产品总量超过10万台,约占全国十大类工程机械产品总量的40%。主要通过建设若干个工程机械产品的生产基地(厦工工业园区、厦门市、龙岩市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泉州小型工程机械、泉州市路面施工机械、三明金沙园压实机械产品等),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大规模专业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大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等。
按照《福建省钢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0年钢铁工业产值1000亿元;钢2000万吨;生铁1800万吨;钢材2200万吨。主要通过联合鞍钢等国内外大型冶金企业,加快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培育和促进产业集群和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发展(三明钢铁、长乐不锈钢、漳州金属加工等),逐步建立和完善钢铁物流体系,建立钢铁产业资金投融资体系等。
按照《2007~2009年福建省石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培育闽南石材产业集群和闽东石材产业集群,2009年石材总产值将分别达450亿元、80亿元;扶持2个石材重点区域(惠安石雕、墓碑石和南安中国石材城);5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石材工业园区;5个年产值30~50亿元的石材工业园区;2009年全省形成5个年产10万立方米、20个年产5万立方米、30个年产3万立方米的大型矿山。
按照《2007~2009年福建省散装水泥发展行动计划》,2009年散装水泥量将达1450万吨(年均增加170万吨),散装率达到42.6%;全省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达到1550万吨。通过建立项目保证体系(水泥粉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预拌混凝土、干混砂浆和预拌砂浆等项目),加快水泥的结构调整,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
按照《福建省石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0年我省规模以上石化工业总产值较2005年翻一番,将达到1100亿元。加快泉州泉港和厦门海沧两个石化产业集群建设,带动有机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化工新型材料及化学建材、精细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两个产值超500亿元,能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大型石化基地。同时培育南平精细化工、无机盐产品、氯碱工业、泉州石化聚烯烃下游产品加工、橡胶轮胎等5个产值达50亿元左右的石化产业集聚群。
按照《2006~2008年福建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培育10个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大中型医药企业(集团);在微生物药物、化学合成药、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和道地中药材等领域建设5个产业基地,组织实施20个医药产业重点项目,形成产品结构合理、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壮大医药产业规模,使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2%以上,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
按照《2007~2009年福建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年,全省全医疗器械行业年产值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55亿元以上。主要通过建成福、厦、莆、宁、泉五个产业基地,秀屿和永春二个医药器械产业园,福、厦、莆、宁四个专业市场,重点扶持培育16家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厦门麦克奥迪实业集团、厦门安普利生物工程公司等),加快发展一批医疗器械主导产品,做强一批研究中心和产业孵化平台,推进品牌建设等。
牵头单位: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政府。
4.扩大制造业投资,实现外延式增长。
(1)按闽台产业对接规划,成立由省直有关单位、集团(控股)公司、各市经贸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参加的福建省闽台制造业对接工作小组,负责推动开展相关工作;组织闽台装备制造业对接洽谈会、闽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论坛,推动闽台石化产业发展论坛及项目推介会、闽台光电产业项目对接会的举办,促进闽台产业对接;组织机械、塑料、纺织等协会到台湾参观考察,建立闽台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络渠道;各设区市政府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基础,发挥对台专业工业园区的作用,积极主动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