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分企业在市场逆境中奋力抗争,知难而进。
受国内外禽流感、猪链球菌等负面因素影响,我市畜禽类农业龙头企业在2005年经受了严峻的市场和疫情考验。如鸡苗售价正常时每只约2元,2005年疫情期间才0.5元;生猪出栏2005年上半年每头可赢利100-200元,9月份起则处于微利状态甚至出现亏损。但我市11家畜禽类农业龙头企业,面对严峻的形势,改进管理,加强防疫,千方百计减少负面影响,努力维持自身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畜禽产品市场的稳定,确保了企业在市场负面影响情况下,农业龙头企业应有的功能没有削弱。如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抓好原有涉农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翠屏种猪协会”并较好地发挥其作用,公司一方面巩固原有的3个较大规模的种猪场,又发展存栏300头以上的种猪场9个,存栏60头的种猪场21个,从而稳定壮大了涉农产业。牧科种猪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投资600万元,2005年建成金源种猪场,建立了猪用绿色预混料车间,与佛山科技学院合作研发了猪用绿色环保型预混料。牧科种猪场还通过引进技术人才、抓好防疫、严把饲料配方关,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等措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维持企业正常运作。2005年销售种猪2062头,肉猪销售率为100%。
(六)企业在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调整后的3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覆盖产业范围广,遍及我市六大主导产业和主要优势产业、特色项目,其中优质蔬菜产业1家,优质稻产业2家,优质畜禽产业11家,特色水果产业1家,林木竹类产业3家,蚕桑产业4家,烟草、南药各2家,甘蔗、茶叶、花卉产业各1家。这30家龙头企业中,有20家企业经营的主业均涉及我市的主导产业,因而,对促进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根据2005年考核的情况,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化进程中越来越起到“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力促进了各产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实现了“产业--企业--农户”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三、新入选企业、退出企业情况
2006年新申报2家企业。一是广东五联木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是广东省规模较大、管理较规范、技术较先进,以生产高质量中密度纤维板为主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总部设在曲江区,先后在英德、阳江、开平建立分公司。该公司为了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一手抓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规模,一手抓公司“基地+农户+林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发展,计划用5年时间在韶关、英德、阳江、开平等地建设80万亩速生产林基地,以实现公司资源培育、木材加工、产品经销一体化良性循环的目标。公司到2005年,已在曲江区的大塘、乌石、马坝,浈江区的犁市,仁化县的大桥、周田等地合同带动1180户农户发展商品林,种植巨尾桉、尾叶桉12220亩,2005年农户户均收入1210元。公司属外商民营企业,2005年生产总值8100元,销售收入7700元,利润1263万元。对照《韶关市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的考核评分办法综合分达80分以上,符合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条件。另一家是南雄市利民肉联厂,该企业是南雄市供销社下属的一间肉猪屠宰企业,通过供销社成立的生猪生产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生猪饲养市场信息及技术服务,定向收购、采购南雄市内的生猪外销,从而推动农民发展生猪养殖,公司销售收入等指标符合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要求,但由于该企业与农户的联结尚处于松散关系阶段,暂列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2006年退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新丰吉丰农产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由于2005年以来生产经营基本停产,没有起到联结带动作用,暂作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