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子信息水平和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实施办公自动化。实施网上审批。实施特种设备动态管理。推进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办公效率和透明度。
第十三节 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机构改革
提高质监工作效率
推进基层机构的建设和充实。稳妥推进质量技术监督基层组织机构的组建工作,逐步实现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覆盖全区主要经济大县和人口大县的工作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完成8至10个主要经济大县和人口大县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设置工作。按照因事设岗、按岗设人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行政机构公务员岗位,完成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政工人事处、信息中心机构的组建工作。“十一五”时期,争取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计量处分设组建成为标准处和计量处。
推进系统体制改革。根据职能及业务需求,进一步细化系统各行政业务部门、技术机构的职能职责,明确业务部门、技术机构权责划分,推进系统直属检验检测机构改革,逐步实现政事分开;逐步完善质量、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等各类中介组织机构,规范其组织活动行为。
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干部队伍创造性。鼓励干部职工向技术机构集中,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实现技术人员、管理队伍结构合理,二级领导班子组合结构优化的目标。按照
公务员法,建立健全干部提拔任用配套制度,完善干部管理奖惩措施。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实行跨地区交流、竞争上岗、考核考评、末位淘汰,激发工作热情,增强队伍活力。
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程序,建立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继续建立健全会议程序、公文处理程序、层级管理程序、部门协调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明确业务部门、技术机构职能职责划分,明确人员分工协作,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第十四节 加强队伍建设
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加强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领导人才的个体素质建设,切实增强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民主生活会议制度、领导班子议事制度、科学决策制度,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建设,提升决策能力。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五湖四海”、“三个离不开”的方针,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为重点,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大力培养选拔德才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工作实绩、群众认可的各类干部进入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或后备干部人才队伍,逐步建设年龄、民族、性别、知识等结构比例合理,具有较强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各级局领导班子。
以推进实施科技兴监战略为目标,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按事业需要及技术职能需求,鼓励干部职工向技术机构集中,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培养技术人才、积累人才,人尽其才、才有所用的技术人才培育机制,努力培养、引进急需技术业务领域的技术骨干和技术带头人,逐步建设一支专业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年轻化专业技术队伍。
第十五节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和交流的力度
全面推进人才强监战略的实施
坚持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方针,采取理论武装与业务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区内培训与区外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在主动参与各级党校、专业院校以及各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质检总局和对口援藏单位资源优势,以人为本,按需施培,大力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和业务技能培训以及知识更新,保证质量,严格考核,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建设学习型组织。在全系统开展政治、业务、文化、科学技术学习,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科技、文化素质。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特点,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需要出发,以提高能力建设为中心,每年安排40%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脱产学习,突出培养技术带头人才和技术骨干人才,加快急需紧缺技术人才培养,特别是有执业资格人才的培养,注重拓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面,学习新技能,着重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掌握新技术,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