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农场现状,优势产业分布和社区建设实际,明确具体目标,落实相关措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量力而行,形成特色;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包办代替,不搞千篇一律。
坚持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科技在农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注重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主要目标
通过现代示范农场建设,使农场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农场职工的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农场的社区面貌得到有效改观,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主要目标是:
成为农场改革的示范。深化各项改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推进股份化、集团化、现代化、产业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经营体制和机制。把农场建设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企业。
成为农场发展的示范。注重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一、二、三产业联动,不断增强农场的经济实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周边农村资源优势向农场主导产业集聚,形成富有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开拓新兴产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起好“示范点”、“排头兵”的作用。
成为农场新社区的示范。积极探索,理顺和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农场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农场居民的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努力把国有农场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关系和谐的现代农场新社区。
三、开展现代示范农场建设的主要工作
1.以深化改革为中心,创新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农场土地承包经营体制改革,稳定并完善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畅顺”的要求,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继续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国有职工的身份转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