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局:
1.实施“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工程”。加快济南南部山区人工增雨(雪)保泉基地建设,争取尽快发挥效益。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避免或减轻雹灾对农业生产危害,增加有效降水。
2.建设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息公益服务平台。建立全省2500个乡镇、8万多个行政村干部手机号码信息库,第一时间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农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在农村乡镇、人口密集场所布设气象信息显示屏,及时传播气象灾害信息及涉农致富信息。
省烟草专卖局:
启动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投资2亿元,完成1000个生态村布局规划,开展100个生态村试点,规划建设水利项目2090个,建成密集烤房4600个。
省南水北调局:
1.充分发挥已建成工程作用,在确保实现济平干渠工程城市供水目标的前提下,适时给沿线输送生产和生态用水。
2.积极为工程沿线劳动力提供转移渠道,尽量多消化工程沿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省供销社:
1.全面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确保40%以上的县(市、区)供销社建成覆盖整个乡村、服务所有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网络,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在60个县 (市、区)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2.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使其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联合发展的服务平台。
省农村信用联社:
1.全面推进“阳光办贷”。实现全省营业网点设立信贷专柜,农户、商户贷款全面使用贷款证和贷款上柜台“三个”100%。农民持“两证一章” (贷款证、身份证和个人名章)可直接到柜台办理贷款,争取年内农户贷款面达到35%以上。
2.减轻农民利息负担。农民贷款的总体利率下降8-10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增加额不低于全年新增贷款的60%(260亿元)。制订贷款利率定价实施办法,切实解决个别地方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问题。
3.积极发放助学贷款。新增助学贷款3亿元,借款学生新增5万人以上。
4.推进“齐鲁惠农一本通”工程,将各类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每个农户的“一本通”存折账户中。
省畜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