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07]1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上海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定位,着眼于实现“四个率先”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大局,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全国发展的大环境,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物流业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方法,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和一体化运作的复合型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中央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结合“十五”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简要回顾
“十五”是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快、城市物流功能显著增强、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物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物流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1年至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从628.6亿元增加到1175.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物流货运量持续扩大,2001年至2005年,货物运输量从5.4亿吨增加到6.9亿吨,年均递增6.3%;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2亿吨增加到4.4亿吨,年均递增18.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634万标准箱增加到1808万标准箱,年均递增30%;航空货邮吞吐量从80.4万吨增加到221.6万吨,年均递增28.8%。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三,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也跻身全球前十强。与此同时,全社会物流成本逐年下降。据统计,2005年全市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5%,比2001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企业流动资产和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有所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2001~2005年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表
┌────────────┬─────┬────┬────┬────┬────┬────┐
│指标 │单位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
├────────────┼─────┼────┼────┼────┼────┼────┤
│物流业增加值 │亿元 │628.6 │703.4 │770.1 │985.3 │1175.5 │
├────────────┼─────┼────┼────┼────┼────┼────┤
│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 │12.7 │13.0 │12.3 │12.2 │12.9 │
│值比重 │ │ │ │ │ │ │
├────────────┼─────┼────┼────┼────┼────┼────┤
│货物运输量 │亿吨 │5.4 │5.9 │6.4 │6.6 │6.9 │
├────────────┼─────┼────┼────┼────┼────┼────┤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2.2 │2.6 │3.2 │3.8 │4.4 │
├────────────┼─────┼────┼────┼────┼────┼────┤
│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准箱 │634 │861 │1128 │1455 │1808 │
├────────────┼─────┼────┼────┼────┼────┼────┤
│航空货邮吞吐量 │万吨 │80.4 │107.5 │139.8 │193.6 │2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