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进行检查、检验、检疫、检测,对企业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以及执法监督检查等,应当建立行政执法案卷。对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立卷归档。申请许可或被处罚、被执行、被检查企业可以申请查询上述档案资料。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的收费行为应当严格依照下列规定:
(一)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应当以法律、法规、国务院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为依据。没有依据的,不得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
(二)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应当公布;
(三)向企业收费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收费许可证,使用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收款单据,并告知收费依据;
(四)禁止超出收费项目标准目录规定的项目、标准和范围收费;
(五)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年审、年检或者定期检验、审查的项目外,不得重复收费;
(六)不得将行政管理职能转化为有偿服务,要求企业支付费用。违反上述规定收费的,企业有权拒绝。
第二十六条 对于下列服务性收费,企业有权拒绝:
(一)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接受服务、支付费用的;
(二)向企业强买强卖,强制企业接受指定服务的;
(三)非法将应当由企业自愿接受的咨询、信息、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变成强制性服务,强行收费的;
(四)属于政务公开的有关信息而收费的;
(五)其他违反自愿、公平原则的服务性收费行为。
第二十七条 对损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及其职能部门投诉、举报、申诉、控告。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损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涉及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举报案件,应及时查清事实,依法作出处理。对因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致使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受到错误处理的,作出错误处理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应依法及时纠正。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要求澄清事实的,有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应当澄清事实,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