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失效]
*注:本篇法规已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发布日期:2008年12月12日 实施日期:2008年12月12日)宣布失效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新政办[2007]9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新乡市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望遵照执行。

  二○○七年五月十五日

新乡市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度汛,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45号)、《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0)》、《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豫政办〔2005〕60号)、《新乡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和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新乡市地处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和华北坳陷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属典型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全市自北而南呈高、低、平的格局,并且分属三个地貌单元,即太行山中低山及丘陵区,卫河中游平原区和黄河中下游平原区。新乡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68处,其中辉县市137处,具体崩塌74处、滑坡47处、泥石流9处、地裂缝7条,卫辉市28处,具体崩塌14处、滑坡5处、泥石流5处、地裂缝4条,凤泉区3处,具体崩塌1处、泥石流2处。2006年全市无进入统计范围的地质灾害伤亡事件发生。
  二、我市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及构造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状况,确定辉县市、卫辉市为我市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崩塌、滑坡和采空区地面塌陷及其形成的地裂缝。其中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辉县市、卫辉市山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主要分布在辉县市、卫辉市的矿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