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二00六年度建设科技成果的通知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二00六年度建设科技成果的通知
(渝建发〔2007〕30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各有关单位:

  2006年,在全市建设系统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取得建设科技成果51项,现予公布(见附件)。

  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加以推广、转化和应用,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建设行业的科技进步。

  附件:二○○六年度建设科技成果一览表

  二○○七年二月七日

  附件:
  二○○六年度建设科研成果一览表

┏━┯━━━━━━━━━━━━┯━━━━━━━━━┯━━━━━━━━━┯━━━━━┯━━━━━━━━━━━━━━━━━━━━━━━━━━━━━━━━━━━━━━━━┓
┃序│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   │   主研人员   │ 合同号 │                 成果主要内容                 ┃
┃号│            │         │         │     │                                        ┃
┠─┼────────────┼─────────┼─────────┼─────┼────────────────────────────────────────┨
┃1 │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主跨│市城投公司、重庆交│杨忠、向中富、李斌│城科字 [ │  该项目针对世界最大跨径预应力砼-钢混砼-连续组合梁桥建设需要,完成了国内最大┃
┃ │刚构悬臂节段施工关键技术│通大学、城建集团 │、代彤、冯强、李华│2005]   │规模的足尺砼节段模型试验,掌握了砼大悬臂、宽箱梁结构中预应力锚下受力行为和箱梁框┃
┃ │及锚下行为试验研究   │         │基、巫祖烈等   │第69号  │架效应情况,研究成果应用于长江大桥复线桥刚构悬臂施工,有效解决了该桥设计细节与实┃
┃ │            │         │         │     │际施工的符合性,验证了高性能砼材料与预应力体系的可靠性。研究提出的先张拉竖向束、┃
┃ │            │         │         │     │再张拉纵向束,防止箱梁腹板因横向张拉开裂的改进措施具有创新性,对减少预应力砼连续┃
┃ │            │         │         │     │刚构在设计、施工出现的常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
┃2 │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高性│市城投公司、重庆交│王瑞燕、李斌、王俊│城科字 [ │  该项目针对性地制订了专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技术要求,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出的┃
┃ │能混凝土研究      │通大学、重庆桥梁工│如、代彤、吴国雄、│2005]   │高性能砼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组成、水泥强度、胶水比的多元线性关系,对高性能砼┃
┃ │            │程总公司     │田文玉、罗森勇、熊│第69号  │配合比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建立了高性能砼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一元线性关系,┃
┃ │            │         │出华、张河民、丁经│     │为高强砼结构设计和安全性验算提供了强度取值的参考数据。通过系统试验,优化了高性能┃
┃ │            │         │兴等       │     │砼配合比,研究采用的混合砂高性能砼具有良好技术经济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
┠─┼────────────┼─────────┼─────────┼─────┼────────────────────────────────────────┨
┃3 │重庆市主城区道路交通建设│市建委      │刘景元、吴波、杨方│ 城科字 [ │  该课题通过对研究范围内各区的实际情况和交通发展需求分析,对比国内其它城市的发┃
┃ │研究          │         │、王为、程建林、罗│2003]   │展状况,切实解析了城市路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指出的路网布局不合理、组团间联系不┃
┃ │            │         │驰、杨斌等    │第41号  │畅等问题符合实际,提出的解决措施合理。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资金情 ┃
┃ │            │         │         │     │况,对主城建成区的城市道路路网建设提出了科学、有序、合理的分步实施意见,为我市市┃
┃ │            │         │         │     │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提供了依据,对下一步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指导意 ┃
┃ │            │         │         │     │义。                                      ┃
┠─┼────────────┼─────────┼─────────┼─────┼────────────────────────────────────────┨
┃4 │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乔明佳、吴波、冯雅│ 城科字 [ │  该标准对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节能性能检测及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检测进行了研究,可┃
┃ │准           │         │、唐鸣放、许永光、│2005]   │作为节能建筑验收的主要依据及建筑物评价的依据,对推进重庆市的建筑节能工作,配套执┃
┃ │            │         │董孟能、徐湛等  │第36号  │行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及验收标准,统一节能检测技术要求,保证节能工程质量具有重┃
┃ │            │         │         │     │要的现实意义。                                 ┃
┠─┼────────────┼─────────┼─────────┼─────┼────────────────────────────────────────┨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乔明佳、吴波、艾为│城科字 [ │  编制组对国内外建筑节能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本市气候条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
┃ │            │         │学、冯雅、刘宪英、│2005]   │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要求,条文清晰、明确,技术措施合理,对指导公共建筑┃
┃ │            │         │付祥钊、董勇、董孟│第61号  │节能设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的实施对完善重庆市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减┃
┃ │            │         │能等       │     │少公共建筑能耗,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6 │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吴波、付祥钊、艾为│城科字 [ │  该规程的编制对推进重庆市节能审查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和实施,加┃
┃ │验规程         │、广厦重庆第一建筑│学、唐鸣放、董孟能│2006]   │强公共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验收标准,保证节能工程施工质量和节能效果具有重要┃
┃ │            │(集团)公司   │、郑求兴、姚刚、杨│ 第52号  │的现实意义,适用于我市施工图设计经过审查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新建、扩建、改建公共建┃
┃ │            │         │小汝、许永光等  │     │筑的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
┠─┼────────────┼─────────┼─────────┼─────┼────────────────────────────────────────┨
┃7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许永光、付祥钊、冯│城科字 [ │  该规范适用于重庆地区新建、扩建、改建居住建筑的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对推进┃
┃ │验收规程        │         │雅、、唐鸣放、杨小│2005]   │重庆市建筑节能工作,配合《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和实施,加强建筑工程┃
┃ │            │         │汝、徐湛等    │第35号  │质量管理,统一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8 │重庆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对│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董孟能、许永光、王│ 城科字 [ │  该课题调研了市内外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现状,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会议座┃
┃ │策及应用技术研究    │         │智、吴世滨、谢厚礼│2003]   │谈并综合分析大量资料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重庆市墙材革新┃
┃ │            │         │、彭家惠、陈经霞、│第18号  │的主导思路,提出了重庆市主导型新型墙体的应用技术和新型墙材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为┃
┃ │            │         │杨长辉等     │     │我市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
┃9 │重庆市商品砂浆产业化研究│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姜涵、皮永诚、彭家│ 城科字 [ │  课题组调研了国内外商品砂浆的发展历程、方向和趋势,结合重庆地区实际情况,分析┃
┃ │            │         │惠、龚文璞、张建新│2004]   │了重庆市推广商品砂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重庆市推广商品砂浆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 │            │         │、谢厚礼等    │第24号  │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措施基本符合重庆市工程建设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重庆市商品砂┃
┃ │            │         │         │     │浆产业化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
┠─┼────────────┼─────────┼─────────┼─────┼────────────────────────────────────────┨
┃10│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赵志安、许永光、孙│城科鉴字[ │  该软件提供了直接从DWG文件中提取建筑模型数据的功能,并直接在AUTOCAD平台上进行┃
┃ │析软件         │司上海分公司、重庆│大明、苑麒、姜涵、│2006]   │节能设计,从而简化了性能化建筑节能设计过程,软件计算条件严格按照国家《公共建筑节┃
┃ │            │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邓瑛鹏、吕忠、方力│第6号   │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其结果可作为判断建筑物是否达到节能标准的依据及节能投资合理化┃
┃ │            │         │等        │     │的参考。                                    ┃
┠─┼────────────┼─────────┼─────────┼─────┼────────────────────────────────────────┨
┃11│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技术导则│市建委小城镇建设处│廖学文、赵辉、张国│ 城科字 [ │  该导则提出的康居村和康居农户建设标准定性定量较为准确,较为妥善地处理了镇乡总┃
┃ │            │         │庆        │2006]   │体规划、村总体规划、村建设规划与小康村建设规划的关系,重点从实施方面提出小康村与┃
┃ │            │         │         │第69号  │康居户建设重点和计划,对保证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
┠─┼────────────┼─────────┼─────────┼─────┼────────────────────────────────────────┨
┃12│重庆市村镇风貌设计技术导│市建委小城镇建设处│廖学文、黄天其、常│城科字 [ │  该课题较好地吸收了国内外风貌设计先进理念,并结合重庆村镇特点,提出了基本符合┃
┃ │则           │         │延聚、赵辉、张国庆│2006]   │重庆实际的风貌设计规范性内容,同时考虑了重庆村镇风貌的共性与修改,提出了村镇风貌┃
┃ │            │         │、刘俊、徐四春  │第70号  │设计的一般要求,对规范村镇风貌设计与建设,塑造村镇特色,延续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
┃ │            │         │         │     │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
┃13│重庆市典型环境污染搬迁企│市环境保护局   │钟成华、罗财红、张│城科字 [ │  本课题对重庆市29家搬迁企业特别是典型企业的生产工艺、产污状况、产污环节等情况┃
┃ │业原址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         │秀、罗毅、张卫东、│2005]   │进行了资料收集,采用富集系数法和单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了搬迁企业原址土壤中┃
┃ │            │         │杨清玲、幸梅、周晓│第1号   │重金属富集程度、重金属超标情况和土壤、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以及部分搬迁企业原址空┃
┃ │            │         │嘉、张大元    │     │气和地下水的质量现状,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原址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
┃ │            │         │         │     │生态危害程度,提出了城市土壤污染评价标准建议值,并根据搬迁企业的原址土壤的土地用┃
┃ │            │         │         │     │途推荐了相应的修复方法。                            ┃
┠─┼────────────┼─────────┼─────────┼─────┼────────────────────────────────────────┨
┃14│重庆市无公害标志产品技术│市环境保护局   │张华、张懿、秦晋蜀│城科字 [ │  该项目根据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结合重庆装饰工程中使用量较┃
┃ │要求(大理石、花岗石、陶 │         │、张守任、藜俊伯 │2005]   │大的大理石、花岗石、陶瓷砖的检测实际,编制了重庆市大理石、花岗石、陶瓷砖无公害标┃
┃ │瓷砖)          │         │         │第2号   │志产品技术要求,对保护居住和公共环境,促进居民绿色消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15│编制重庆市分散式生活污水│市环境保护局   │黄红、张懿、张华、│城科字 [ │  该规程根据我市城镇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特点,在设施的标识、运行维护与安 ┃
┃ │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技术规程│         │张守任、张勤、霍伦│2005]   │全、清掏与检修、事故处理应急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对规范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
┃ │            │         │毅、段前龙、毛庆、│第3号   │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 │            │         │曾德富      │     │                                        ┃
┠─┼────────────┼─────────┼─────────┼─────┼────────────────────────────────────────┨
┃16│重庆市农村城镇化水污染生│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杨三民、张筑元、潘│ 城科字 [ │  该研究紧密结合当前我市农村城镇化水平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现状,以城镇化过程中人┃
┃ │态风险与控制措施研究  │         │光伟、康清蓉、甄虹│2004]   │口聚集对水环境的影响力为切入点,对工贸型和施工型小城镇水污染生态风险进行了定量估┃
┃ │            │         │、罗财红、    │第9号   │测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小城镇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
┠─┼────────────┼─────────┼─────────┼─────┼────────────────────────────────────────┨
┃17│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重庆地│重庆创景环保科技发│李崇明、张卫东、陈│ 城科字 [ │  课题组筛选出了适应重庆地区且氮磷去除率较高的湿地植物,并完成了植物生长量、基┃
┃ │区的适用性研究     │展有限公司、市环境│建、张晟、罗财红、│2004]   │质及植物的污染物去除率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重庆地区人工湿地建设的基本参数。课题成果┃
┃ │            │科学研究院    │钟成华、白一力、周│第8号   │成功运用于巴南区南泉镇鹿角污水处理厂,其出水水质稳定,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低廉,有┃
┃ │            │         │丹、张勇、李中平 │     │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是对普通湿地工艺的创新和完善,为我市小城镇污水处理提供了一┃
┃ │            │         │         │     │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
┠─┼────────────┼─────────┼─────────┼─────┼────────────────────────────────────────┨
┃18│重庆城镇给排水规划指标体│市规划局     │梁晓琦、毛福群、张│城科字 [ │  课题组在调查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国内其他地区和城市用水指标体 ┃
┃ │系研究         │         │智、林艳、杨荣良、│2005]   │系,建立了重庆城镇给水量分析定额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给水量指标,对更科学地利用┃
┃ │            │         │武秀峰、吴正松、张│第13号  │水资源,更合理地规划城镇供水规模和污水处理规模,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我市社会经┃
┃ │            │         │可桂、陈一、张逢、│     │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 │            │         │姚娟娟      │     │                                        ┃
┠─┼────────────┼─────────┼─────────┼─────┼────────────────────────────────────────┨
┃19│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质量验│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仲建华、赵建兴、牟│ 城科字 [ │  该课题充分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定,紧密结合轻轨工程建设实际情况,┃
┃ │收评定标准       │         │宏杰、徐创荣、唐伟│2003]   │明确了PC轨道梁系统从生产到安装的关键技术要求,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形成的┃
┃ │            │         │、董德禄、吴焕君、│第10号  │标准已经用于重庆轻轨较新线工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成果属国内首创,具有较大的推┃
┃ │            │         │赵永波、李恒   │     │广价值。                                    ┃
┠─┼────────────┼─────────┼─────────┼─────┼────────────────────────────────────────┨
┃20│新型建筑材料科普系列片制│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冯克焘、冯永盈、胡│ 城科字 [ │  该科普片拍摄了大量相关声像资料,结合重庆墙体材料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详实直┃
┃ │作           │         │珂、马骏、冯建新、│2002]   │观的反映出新型墙体材料在生产应用中的作用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性,┃
┃ │            │         │陈舸       │第15号  │不但能在建筑行业内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在引导广大生产企业注重环保、节能等方面┃
┃ │            │         │         │     │也有很好的宣传作用。                              ┃
┠─┼────────────┼─────────┼─────────┼─────┼────────────────────────────────────────┨
┃21│浅埋轻轨大跨暗挖车站综合│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沈晓阳、仲建华、蒋│ 城科字 [ │  该项目首次在国内城市地铁与轻轨车站中采用单跨、曲墙、仰拱、等截面的拱型结构,┃
┃ │技术研究        │         │树屏、任今浩、胡千│2001]   │结构形式合理、新颖,开挖断面大、矢跨比小。同时利用核心岩体,简化模板台车结构,减┃
┃ │            │         │庭等       │第15号  │轻了重量,研制出净跨度20米,高度18.5米的全断面、整体式、大体量、液压式车站结构砼 ┃
┃ │            │         │         │     │模板台车,做到了衬砌不渗不裂,内实外光,其施工采用的双侧壁导洞、预留核心土分部开 ┃
┃ │            │         │         │     │挖、二次衬砌全断面浇注的方案,安全经济,先进可靠,取得了良好效果。         ┃
┠─┼────────────┼─────────┼─────────┼─────┼────────────────────────────────────────┨
┃22│运营岗位职业技能标准  │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仲建华、乐梅、吴焕│ 城科字 [ │  该课题完成了十九个轻轨运营岗位能力标准,明确了岗位的任职资格、各个技术等级的┃
┃ │            │院有限公司    │君、李恒、晏绍杰、│2004]   │申报条件、岗位技术作业要求、岗位所具备的相关知识等,对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定级┃
┃ │            │         │冯伯欣、聂绍富、高│第28号  │提供了依据,为规范重庆市轨道交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
┃ │            │         │松柏、田小珑等  │     │                                        ┃
┠─┼────────────┼─────────┼─────────┼─────┼────────────────────────────────────────┨
┃23│轨道交通智能收费与信息管│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沈晓阳、仲建华、丁│城科鉴字[ │  该课题针对轻轨运营管理需求进行开发,通过使用抗金属新型材料、数据回滚技术、冗┃
┃ │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司、深圳市现代计算│航、范金富、李龙、│2006]   │余纠错技术和数据稽核技术,实现了读写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自主研制了方卡单程自动┃
┃ │            │机有限公司    │彭勤勤、吴焕君、李│第2号   │发售模块和自动回收模块,并首次在国内轨道交通收费系统中得到使用。同时,该课题在毫┃
┃ │            │         │恒、胡剑峰、杨哲 │     │无结果模型和客流预测模型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应用研究,解决了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信息管理┃
┃ │            │         │         │     │问题。                                     ┃
┠─┼────────────┼─────────┼─────────┼─────┼────────────────────────────────────────┨
┃24│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植物资│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何定萍、严涛、王红│ 城科字 [ │  本项目通过引种、驯化、栽培及适应性、观赏性、抗逆性等试验研究,从引种的58种植┃
┃ │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所        │娟、能济华、杨昌徇│2002]   │物中,筛选出具有重庆特色的植物16种,并进行了繁殖技术研究,对本地植物的开发应用有┃
┃ │            │         │         │第21号  │较好的指导作用。                                ┃
┠─┼────────────┼─────────┼─────────┼─────┼────────────────────────────────────────┨
┃25│节水灌溉系统在温室花卉生│市花卉苗木服务中心│余宝泉、覃建美、陈│ 城科字 [ │  本项目在建立综合试验区,进行温室节水灌溉对比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了温室节┃
┃ │产中的应用       │         │全有、杨俊红   │2003]   │水灌溉三种方式的灌溉技术,综合评价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花卉植物产品品质的影┃
┃ │            │         │         │第5号   │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为重庆市其他设施栽培花卉苗木所借鉴,对节能灌溉技术在园林┃
┃ │            │         │         │     │花卉生产中的应用也具有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
┠─┼────────────┼─────────┼─────────┼─────┼────────────────────────────────────────┨
┃26│重庆市城市绿化植物有害生│市风景园林学会  │先旭东、丁文川、廖│城科字 [ │  本项目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可以对相关绿化植物有害生物名称、形态特征、为害症 ┃
┃ │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项目│         │光铠、叶凯、昌世翠│2005]   │状、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其药剂,综合治理措施等图像信息进行浏览、查询和管理,实现┃
┃ │            │         │、刘杰、赵立强、彭│ 第4号  │了行业资源共享,解决绿化养护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问题,可直接为园林系统、园林绿化┃
┃ │            │         │光富、陈莹珏   │     │部门、苗木生产单位、苗圃和正在建设中的花卉、苗木、中药材基地及各居民小区、风景区┃
┃ │            │         │         │     │的养护单位提供绿化植物主要病虫草害的图文资料及综合治理提供信息服务、查询。   ┃
┠─┼────────────┼─────────┼─────────┼─────┼────────────────────────────────────────┨
┃27│重庆市南山温室植物(多肉│市南山植物园管理处│张灵丁、宋春艳、刘│城科字 [ │  本项目从82种引种植物中初步筛选出20种适合南山温室栽培条件的多浆多肉植物,并通┃
┃ │多浆植物)引种驯化研究 │         │亚力、黄锡勇、鞠学│2005]   │过研究分析和对比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温室的栽培管理措施,为多浆多肉植物的引种┃
┃ │            │         │勇        │ 第7号  │栽培及南山植物园展览温室植物的引种栽培提供了依据,同时对重庆地区温室多浆多肉植物┃
┃ │            │         │         │     │的栽培亦有一定指导意义,项目成果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
┠─┼────────────┼─────────┼─────────┼─────┼────────────────────────────────────────┨
┃28│重庆市住宅建筑能耗标识体│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朱光俊、王绍朴、江│城科字  [│  本项目对国内外当前主要能耗标识制度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分析,对我市住宅建筑能耗┃
┃ │系的研究        │会        │亿、张晓亮、张大为│2005]   │标识基础参数、标识内容及运行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较好地反映了国内外建筑能效┃
┃ │            │         │、董孟能、杨小汝、│第52号  │标识工作的现状,引入了住户修正和保险机制,为我市实施建筑能耗标识,开展建筑节能建┃
┃ │            │         │刘静涛      │     │筑认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
┠─┼────────────┼─────────┼─────────┼─────┼────────────────────────────────────────┨
┃29│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柳晓雷、葛松培、刘│城科鉴字[ │  该软件提供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要求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模拟两种方法,软件从施工图中┃
┃ │重庆版((居住建筑))  │限公司      │启耀、武海龙、高风│2006]   │提取建筑数据,计算建筑体形系数、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各建筑构件热工参数,完成建筑节┃
┃ │            │         │雷、张尧、贺鑫、汪│第5号   │能规定性指标的判定,对建筑进行全年8760小时动态能耗模拟,完成节能综合指标的计算和┃
┃ │            │         │云鹏、施仲荣、林卫│     │判定,并输出静态指标和动态模拟节能分析结果报告,该软件在基于AUTOCAD平台上的建筑 ┃
┃ │            │         │平、张翔     │     │节能分析领域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
┃30│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柳晓雷、葛松培、刘│城科鉴字[ │  该软件内嵌了天正建筑Tarch,可直接建立建筑节能分析模型,并提供了静态指标和权 ┃
┃ │重庆版(公共建筑)   │限公司      │启耀、武海龙、高风│2006]   │衡判断两种方法,软件从建筑图中提取建筑数据,计算建筑体形系数,各朝向窗墙面积比、┃
┃ │            │         │雷、张尧、贺鑫等 │第10号  │各建筑构件热工参数,完成建筑节能规定性指标的判定,输出静态指标和动态模拟节能分析┃
┃ │            │         │         │     │结果报告。                                   ┃
┠─┼────────────┼─────────┼─────────┼─────┼────────────────────────────────────────┨
┃31│清华斯维尔节能设计TH-  │深圳市清华斯维尔软│张金乾、李立奎、刘│城科鉴字[ │  该软件支持DEST和DOE-2计算核心,计算功能准确完善,包括建筑建模、构造库管理、 ┃
┃ │BECS2006        │件科技有限公司  │罗兵、赵善灵、闻学│2006]   │热工参数设置等功能,可直接读取主流建筑软件的电子文件,可自动生成节能统计计算报 ┃
┃ │            │         │坤、赵顺耐、宋涛等│第11号  │告,                                      ┃
┠─┼────────────┼─────────┼─────────┼─────┼────────────────────────────────────────┨
┃32│防止在重庆市建设项目快速│重庆大学     │任宏、严薇、吴卫华│城科字  │  该课题在研究重庆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公共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的┃
┃ │发展过程中的低水平重复建│         │、吕伟生     │[2003]  │原因,提出了防止重庆市公共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对策,可为政府部门进行公共工程项目┃
┃ │设的对策研究      │         │         │ 第33号  │决策时参考,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提高投资效益,                 ┃
┠─┼────────────┼─────────┼─────────┼─────┼────────────────────────────────────────┨
┃33│重庆市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管│重庆大学     │杨宇、张远林、赵彬│城科字 [ │  项目组对重庆市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分权决策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专家咨询参┃
┃ │理模式研究       │         │、任宏、申立银、吕│2003]   │与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监督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项目决策新特点和完善项目决┃
┃ │            │         │伟生、王安金   │第32号  │策机制的新思路,提出了可以推广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对完善重庆市公共投资建设项目┃
┃ │            │         │         │     │决策机制,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34│重庆市典型山地隧道施工对│重庆大学、市市政设│张东明、杨小汝、王│城科字 [ │  该项目对我市典型山地的隧道施工进行了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手段,从综合地质分析入┃
┃ │围岩及地表边坡稳定性的影│计研究院     │浩等       │2005]   │手,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隧道的变形规律及隧道施工对洞口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引入有限┃
┃ │响研究         │         │         │第10''号  │差分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及应力应变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围岩松动┃
┃ │            │         │         │     │圈技术具有先进性,利用 FLAC 程序对隧道在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对比模拟分析结果符合实 ┃
┃ │            │         │         │     │际,对我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35│边坡与顶部建筑笺相互影响│重庆大学     │杨佑发、王一功、黄│城科字 [ │  该课题引入多次透射边界,针对ANSYS进行的二次开发是成功的,同时对倾斜基岩及山 ┃
┃ │的分析         │         │小鹏       │2004]   │区多层接地框架结构-桩-土共同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研究边坡和建筑物相互作用,保┃
┃ │            │         │         │ 第37号 │证边坡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
┠─┼────────────┼─────────┼─────────┼─────┼────────────────────────────────────────┨
┃36│建筑结构半主动控制技术研│重庆大学     │杨佑发、陈小燕、王│城科字 [ │  该课题提出了装有主动变刚度变阻尼控制装置、装有多个主动变刚度变阻尼控制装置的┃
┃ │究           │         │乐意       │2005]   │控制算法,并仿真分析上述控制系统的控制机理和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动变刚度┃
┃ │            │         │         │ 第16''号 │变阻尼控制系统的工程抗震抗风计算理论和方法。                  ┃
┠─┼────────────┼─────────┼─────────┼─────┼────────────────────────────────────────┨
┃37│插销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性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阴可、卢铁鹰、简斌│城科鉴字[ │  该课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单元体和多种内外架整体模型的稳定性和极限承载 ┃
┃ │论和试验研究      │院、四川华通建筑科│、卢平、方宇、黄强│2006]   │力。通过单元体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半刚性节点刚度模型,提出了半刚性节点的刚度取值,┃
┃ │            │技有限公司    │、黄浩、田毅勋、赵│第9号   │采用断裂力学和弹塑性理论研究了节点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证实了插销式连接节点的可┃
┃ │            │         │国、李志华    │     │靠性,通过多种组合的内外架现场足尺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和可行 ┃
┃ │            │         │         │     │性,弄清了这类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该课题成果对插销式钢管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 │            │         │         │     │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
┃38│重庆市旧建筑景观改造对策│重庆大学     │戴志中、顾红男、王│ 城科字 [ │  课题组收集了可供使用的轻质、高强、方便、价格合适的新型建筑材料的资料,并结合┃
┃ │研究          │         │琦、陈纲、朱忠业、│2001]   │我市的具体改造工程实践,总结了旧建筑单体街景立面改造时满足美学要求的各种安全可 ┃
┃ │            │         │梁建伟、程肯、屈红│第25号  │靠、施工方便、对环境干扰小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和对策。               ┃
┃ │            │         │、刘燕翔     │     │                                        ┃
┠─┼────────────┼─────────┼─────────┼─────┼────────────────────────────────────────┨
┃39│深化重庆市建筑业企业体制│重庆市建筑业协会 │刘法琪、陈在贵、陈│ 城科字 [ │  课题组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在分析我市建筑业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重庆市建┃
┃ │改革研究        │         │林、刘光曦、刘波、│2002]   │筑业企业体制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的若干意见政策措施和建议,其研究成果对政府制定建┃
┃ │            │         │陈世权、陈怡宏等 │第50号  │筑业体制改革政策,对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40│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王沁林、蹇可银、周│ 城科字 [ │  该规范统一并明确了编制小城镇消防规划的各项消防安全要求,对建立和完善我市小城┃
┃ │            │         │崇敏、吴华、邹鹤、│2005]   │镇消防安全体系,指导小城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预防和抵御火灾的能力具┃
┃ │            │         │王德智、刘梅梅、廖│第74号  │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消防规划领域在小城镇规划方面的空白,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并具有示范┃
┃ │            │         │曙江、张锋    │     │作用。                                     ┃
┠─┼────────────┼─────────┼─────────┼─────┼────────────────────────────────────────┨
┃41│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市国土房管局档案馆│苟于强、华中义、张│ 城科字 [ │  该系统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档案管理需要而开发,具有操作简单,通用性好,专业性 ┃
┃ │理工程档案管理系统   │         │悦、牟能松、尹晓岗│2005]   │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其应用能快速地向社会提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档案信息,提高了档案的┃
┃ │            │         │         │第16号  │可读性、可视性、可重复利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档案┃
┃ │            │         │         │     │资料的共享和利用。                               ┃
┠─┼────────────┼─────────┼─────────┼─────┼────────────────────────────────────────┨
┃42│建筑防雷施工质量控制与验│市防雷中心    │李家启、周爱农、杜│ 城科字 [ │  编制组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建(构)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和验收的基┃
┃ │收规程         │         │启忠,谭家发、覃彬│2005]   │本要求,提出的多项防雷措施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强,填补了重庆市建筑防雷工程施工和┃
┃ │            │         │全、陈雄武、刘俊、│第75号  │验收方面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规范适用于重庆市各类建构(筑)物防雷施工及验┃
┃ │            │         │陈宏等      │     │收,对做好重庆市防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43│重庆市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林文修、李建茹、颜│ 城科字 [ │  该规程适用于普通砼或构件中砼材料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以及既有建筑物需要确定原┃
┃ │度技术规程       │         │丙山、文先其、苏定│2001]   │结构砼强度时的检测。其内容涵盖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重庆地区卵石砼、碎石砼等骨料砼┃
┃ │            │         │勤、王若冰、何学文│第9号   │强度及泵送砼强度的检测方法,三条相关的地区测强曲线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泵送砼测强┃
┃ │            │         │、杨涛等     │     │曲线填补了我市泵送砼强度检测的空白,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市的工程结构检测工作质量具有┃
┃ │            │         │         │     │重要意义。                                   ┃
┠─┼────────────┼─────────┼─────────┼─────┼────────────────────────────────────────┨
┃44│抗滑桩关键技术研究   │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曾世仁、阴可、罗济│城科字 [ │  该课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获得了沿桩身的内力分布和破坏模式,提┃
┃ │            │、重大建筑设计研究│章、周晓雪、、蒙瑜│2004]   │出了关于埋入式抗滑桩的简化计算模型及公式,并针对人工挖孔桩护壁特点,提出了更为合┃
┃ │            │院、中冶赛迪工程技│、薛尚铃     │第14号  │理的计算模式和设计方法。同时,提出了拟化筒仓法计算方法,验证了其合理性和适用性,┃
┃ │            │术股份有限公司  │         │     │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
┃45│岩石地基基础抗剪强度分析│重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周晓雪、徐革、阴 │ 城科字 [ │  课题组对岩石地基上扩展基础的基底反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础的破坏模式及其抗剪┃
┃ │研究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可、胡朝晖、薛尚铃│2005]   │设计计算的适用公式进行了科学、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岩石地基基础基底反力分布和破坏模┃
┃ │            │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苟基佐     │第44号  │式,提出了无筋扩展基础抗剪计算模型及公式及按深受弯悬臂构件受力模式进行抗剪计算的┃
┃ │            │土木学院     │         │     │方法,可大大降低岩质地基基础工程的投资。                    ┃
┠─┼────────────┼─────────┼─────────┼─────┼────────────────────────────────────────┨
┃46│建筑地基基础规范修订  │市土木建筑学会  │曾世仁、周晓雪、徐│ 城科字 [ │  修编后的规范采用了与国家标准一致的地基基础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结合重庆地区的┃
┃ │            │         │锡权、胡朝晖、方玉│2004]   │特点和工程经验,在岩基承载力特征取值方面与地方勘察规范充分接轨,同时,在大量基础┃
┃ │            │         │树、罗济章、黄家瑜│第15号  │实物试验的基础上对现行规范中关于砼刚性基础的抗剪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解决了以往长┃
┃ │            │         │、谭红霞、胡岱文等│     │期未解决的浅基、深基、桩基承载力不接口的问题,提出的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概念明┃
┃ │            │         │         │     │确,经济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
┃47│钢筋砼短肢剪力墙、异形柱│市设计院、中国建筑│汤启明、赵启林、陈│ 城科字 [ │  该规程在《高规》和《异规》的基础上吸收了重庆市的工程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异形┃
┃ │结构技术规程      │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希昌、薛尚铃、李正│2002]   │柱结构的设计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短肢剪力墙、异形┃
┃ │            │重庆分公司)   │良、李英民、李光明│第7号   │柱设计具有创新性,实施该规程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         │、徐锐昌、李其中 │     │                                        ┃
┠─┼────────────┼─────────┼─────────┼─────┼────────────────────────────────────────┨
┃48│市政综合管沟应用技术研究│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王胜军、靳俊伟、程│城科字 [ │  该课题调研了国内外综合管沟应用情况,在实际工程设计的基础上,对共同管沟的规划┃
┃ │            │         │吉建、毛靖强、叶涛│2005]   │及建设特点、建造成本及运行管理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综合管沟的设计指南,提出的┃
┃ │            │         │、吕波      │第33号  │共同管沟管理运行体制具有创新性,对实现地下空间的有效综合利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
┃ │            │         │         │     │能,提高城市维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
┃49│基于破损安全理论的拱桥吊│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杨弘、陈德玖、周剑│ 城科字 [ │  课题组调研了国内外拱桥吊杆安全性设计情况,对拱桥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  ┃
┃ │杆安全性设计研究    │         │波、岳卫东、张俊、│2004]   │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吊杆破损安全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将“破损安全设计┃
┃ │            │         │张丽娟、张毅奇、任│第53号  │理论”成功地引入拱桥设计。项目研究成果对指导拱桥吊杆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和┃
┃ │            │         │山江等      │     │指导作用。                                   ┃
┠─┼────────────┼─────────┼─────────┼─────┼────────────────────────────────────────┨
┃5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指南│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唐怒涛、陈昌毅、卢│ 城科字 [ │  该成果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现场检测和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三方┃
┃ │            │         │铁鹰、阴可、付晓华│2004]   │面内容综合纳入建设工程检测工作中,具有创新性和完整性,归纳了不同行业对同一产品检┃
┃ │            │         │、杜瑞云、岳远江、│第17号  │测标准的差异,并提供了大量可供实际检测工作参考的记录、报告的样张,具有很强的实用┃
┃ │            │         │邓承仪等     │     │性,对提高我市建设工程检测工作质量和规范检测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对检测机构的业务工┃
┃ │            │         │         │     │作、发展规范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
┠─┼────────────┼─────────┼─────────┼─────┼────────────────────────────────────────┨
┃51│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林同棪国际(重庆)│蒋中贵、周涛、邹云│ 城科字 [ │  该规范紧密结合重庆山地城市实际,针对现有国家规范及标准对山地城市道路规划及设┃
┃ │路线设计规范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吴国雄、李小荣、│2005]   │计规定不足的现状,重点提出了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及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对山地城市的规┃
┃ │            │         │蒋航、陈德玖等  │第8号   │划建设均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
┗━┷━━━━━━━━━━━━┷━━━━━━━━━┷━━━━━━━━━┷━━━━━┷━━━━━━━━━━━━━━━━━━━━━━━━━━━━━━━━━━━━━━━━┛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