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06年度市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工作的通知

  (2)在核定经济效益指标基数时,要同时参考全国和我市同行业平均水平,将现行的只按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纵向比较进行核定的办法逐步过渡到以企业纵向比较和同行业企业之间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核定。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以本企业在同一行业中的经济效益水平作为依据,核定其挂钩基数,合理调控行业间、企业间的分配关系。
  3、工资总额基数的确定
  企业工资总额基数以企业上年财务决算报表中的工资总额实发数为基础,核减一次性补发上年工资、成建制划出职工工资以及各种不合理的工资性支出,核增上年增人、成建制划入职工增加的工资后确定。对部分人均工资水平过高或过低的企业,以及新进调控范围的企业,在确定工资基数时应同时参考上年度我市职工平均工资和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4、浮动比例的确定
  (1)挂钩浮动比例按本企业纵向比较和同行业企业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一般控制在1:0.9以内。2006年挂钩浮动比例(H)主要以工资利润(利税)率(L)和净资产收益率(S)为依据核定。
  实行利润挂钩的企业,H=L(当L≥0.9时,H=0.9)。
  实行利税挂钩的企业,当L≤1时,H=L×0.7;当L>1时,H按下表与S对应确定:

  S  S<平均值  平均值≤S<良好值  良好值≤S<优秀值  S≥优秀值
  H  0.75    0.8        0.85        0.9

  注:①L=利润(利税)总额基数÷工资总额基数×100%;S=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②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以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为准。
  (2)亏损企业的减亏额视同利润,其挂钩浮动比例减半确定。
  (二)工资计划管理
  (1)对主要履行政府投融资职能的企业,拟关闭、注销或吊销的企业,以及其它特殊的企业,可以实行工资计划管理。
  (2)实行工资计划管理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应根据企业经营难度、经营状况和行业特点,参考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本行业工资水平和本企业上年实发工资合理确定。
  (三)人均工资与人均经济效益挂钩
  (1)今年将选择部分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全国平均以上水平的企业试行人均工资与人均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合理调节行业间、企业间工资收入水平。
  (2)今年人均工资以人均实现利润为基础按比例提取。人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人均工资=人均实现利润×人均工资提取比例。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