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运城五大气象服务系统:一是不断发展和丰富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为当地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内容丰富多彩且实用对路的服务产品。二是建设安全气象决策服务系统,为社会防灾减灾及社会安全与稳定提供支持保障服务。三是建立开发与保护性资源气象服务系统,为气候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开发农业气候资源,发挥农业气候资源的潜在服务效能。五是建立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充分发挥专业气象服务效能。
4、实施“十一五”台站基础设施规划
基层台站建设总体目标是逐步建设成现代化标准的“一流台站”,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台站规划,确保规划的综合性、超前性。同时要在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建设任务和建设方案,真正地把台站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的规划之中,五年内对70%的台站完成新一轮改善任务。根据国家局、省局对“一流台站”的标准要求,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每年进行1-2个台站的综合改善,大力提高基层台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实施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计划
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目标是:分别形成以信息、防雷服务为两大龙头企业,以其他项目为补充的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体系。不断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产品的科技含量,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优质服务,逐步实现“项目实体化、实体企业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在信息服务,防雷技术服务领域有新的突破,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6、实施政策法规建设计划
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提高气象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气象行政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科学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气象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气象部门在防雷管理、施放氢气球管理、探测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促进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转变,开创气象依法行政的新局面。
7、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人才总量基本满足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人才结构更趋合理,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比例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队伍专业知识结构更加优化,事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比例有明显提高,人才的区域分布更趋合理;二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支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三是在业务技术岗位和基层台站造就一批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提升科技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