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力争以丰补歉。要系统推进重点产业专项规划进程,紧紧围绕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安排不同产业发展梯度,特别是要针对钢铁产业发展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加速培育其他重点产业新的增长点,实现以丰补歉。
五、狠抓节能减排,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十四)落实目标责任。各市、县(市、区)要根据全省节能减排目标要求,实事求是地把任务分解到基层和重点企业,并制定、完善监控和考核办法,确保目标、责任、措施三到位。
(十五)实施重点突破。加大高耗能产业的调控力度,以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加大10大节能重点工程、20个示范项目、30项先进实用技术和“双百企业节能工程”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对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六、抓好节日生产,防止出现大的起伏
(十六)统筹安排生产。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做好节日生产的统筹协调。煤炭、电力、运输、热力、自来水等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班次,确保供应;有市场、效益好的加工企业要充分利用节日期间电力等生产要素相对宽松的时机实现增产增效。无特殊原因,工业企业要避免放长假。
(十七)促进产销衔接。继续实施地产品合法保护,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春节销售旺季,加强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落实相关政策,鼓励省内消费者同质同价优先选用本省产品。
(十八)确保生产安全。要强化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加强煤炭、矿山、电力、化工及交通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确保春节及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七、坚持齐抓共管,优化工业运行环境
(十九)加强组织协调。省发展改革委要统筹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时向政府提出改进和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的对策建议,并督促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省工经联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组织、行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十)加大支持力度。财政、税务部门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围绕涵养税源、增强发展后劲,研究制定支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及各专业银行要研究制定优化信贷投向,解决工业企业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困难的具体措施。
(二十一)营造良好环境。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为扩大我省产品的销售保驾护航;商务、统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反馈交流信息,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