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确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
(一)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跨江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行业重组为抓手、以岸线整合为契机、以“四园三区”为载体,以自主创新和有效投入为动力,坚持远洋船和内河船并举、船舶制造与船舶配套并举、增量投入与存量调整并举,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总量目标: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船舶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50%;船舶配套业实现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20%。到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330亿元。其中,造船完工量突破3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250亿元,船舶配套业实现产值80亿元。
产业目标:力争到2010年,培育年产值超50亿元造船企业2家、年产值20-50亿元的企业1家、年产值5-10亿元的企业4家。培育年产值过亿元船舶配套装备企业10家。
(三)发展重点
1、重点产品。(1)船舶:远洋船重点发展5万吨以下集装箱船、油运船、滚装船、化学品船、游艇等,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内河船以国家推进长江黄金水道船型标准化为契机,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型、江河联运型和三峡联运型船舶,重点发展散货船、化学品船、油船、游艇等船型。(2)船舶配套设备:重点发展船用钢板、轴系设备、操纵设备、装卸设备、船用环保设备、船用电子设备、涂装系统等7个系列产品。力争到2010年,形成船用齿轮箱和可调螺旋桨的世界重要生产基地,船用钢板、回转起重机、船用油漆、液压电动起锚系泊复合机等船舶辅机国内重要生产基地。
2、重点区域。打造4个船舶工业园和3个配套产业区,即六合龙袍船舶工业园、浦口乌江船舶工业园、栖霞八卦洲船舶工业园、靖安船舶工业园和江宁船舶配套产业区、雨花船舶配套产业区、溧水晶桥船舶配套产业区。
三、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协调服务机制。成立市船舶工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经委、发改委(口岸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安监局、海事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任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市经委(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市经委分管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通过会商、现场办公等形式,深入企业、深入园区,有效协调岸线利用、项目审批、船舶工业园建设、安全监管等工作,形成良好的协调和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