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作物良种科技工程。大力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促进新品种的育、繁、推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强“双低油菜”的推广普及,不断更新“双低油菜”品种,不断提高全市油菜种植“双低”化水平。大力支持蔬菜、水果、西甜瓜、茶叶等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与改良。支持林木种苗、花卉、食用菌等良种选育、繁育及引种工作。
--实施绿色高效养殖科技工程。依托我市淡水资源和畜禽养殖业优势,突破性地发展绿色养殖业,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突出加强名优水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绿色水产品质量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名优水产品繁育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以武昌鱼、鳜鱼、甲鱼等名特水产品为主的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河蟹、珍珠、青虾、银鱼等名优水产品为主的湖泊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力支持瘦肉猪规模化养殖,推广优质高效瘦肉猪专门化品系、配套系,实现种猪产业化。加强肉牛、奶牛、肉羊的引种与改良工作,建立专业生产基地。加强梁子湖“野鸭”、段店“绿壳蛋鸡”等地方稀有水产品和珍禽品种的改良,发展沿湖地区的优质高效水禽养殖业。
--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工程。加强水产品加工技术开发,依托武昌鱼集团,研制开发系列武昌鱼、红尾鱼制品及风味食品,建设名优品牌。加强蔬菜的保鲜、储运、加工,开发特色蔬菜生产技术,重点开发梁子湖茭头、临江香蒜、燕矶红菜苔、葛店白花菜等地方特产,促进产品出口创汇。开发油菜籽深加工技术,研究脱皮冷榨天然保健油品的生产技术,开发饼粕及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实现双低油菜粕加工增值,拓展双低油菜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农业信息化工程。以鄂州星火网为基础,继续完善市级信息平台,增强功能,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建成覆盖全市乡镇及重点产业的农技“110”服务网站。全部乡镇、龙头企业都要建立信息站点,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网上经营、网上招商、远程培训、网上技术传播和成果转移。建立全市农业专用数据库,开发和引进能覆盖我市主要种养殖业的专家咨询系统。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整体创新能力服务。
一是重点确立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产权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研发机制,重点加快三大产业基地(莲花山软件产业基地、葛店生物医药基地、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加强企业与高校、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中心,鼓励民营科技中小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加快引进、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实现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与我市产业优势对接互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到2010年全市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研发机构,重点建设一批行业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中间试验基地。充分发挥鄂州大学的知识创新作用,发挥莲花山计算机视觉和信息研究院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学术优势,推动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