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进一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决定


  具体分阶段目标为:在2010年前,建成航道干支畅通、港口功能齐全、船舶结构合理、支持保障有力、市场规范有序,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内河水运体系,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25亿吨、集装箱160万标箱、汽车滚装140万辆,船舶运力达到500万载重吨,货运量达到1亿吨,各项主要指标实现在“十五”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2020年实现全市水运现代化。

  二、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十一五”时期的建设任务

  (四)构建干支畅通的航道体系

  全面构建长江及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的高等级航道骨架,高等级航道达28%,长江干线航道常年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嘉陵江和乌江通行千吨级船舶,大力开发大宁河、小江等支流航道。改善航道里程约1760公里,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将达1326公里。

  (五)建设功能齐全的港口群

  集中力量抓好主城、万州、涪陵3个枢纽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武隆5个重点港区的码头建设,加快推进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危化品等专业化运输基础设施和主要景区旅游客运码头的建设。计划启动建设项目35个,新增或改建货运泊位102个,新增货运通过能力约6000万吨。规划建设好公路、铁路与港口码头的连接线,确保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间衔接顺畅。

  (六)打造结构合理的船舶运力

  重点发展集装箱、危化品、滚装、豪华游轮和游艇,实现货运船舶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长江干线跨省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500吨以上。全面完成客渡船的升级改造等,船舶标准化运力率达90%以上,新增船舶运力200万吨,发展载重吨为3000―5000吨的主力船型,改造及拆解老旧船舶3600余艘,船舶总运力达到500万载重吨。

  (七)完善安全及支持保障系统

  重点建设三峡库区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大宁河等重点航区的航行标志、信号标志、船岸通信等助航设施,逐步实行分边航行。提高水路交通信息化程度,主要建设“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即建成重庆市水上安全管理、监控调度和救助指挥综合平台,水上应急搜救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航运信息系统和船舶防污染系统,确保水上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八)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输市场

  发展多式联运和水运市场运输信息技术,开拓现代物流市场。健全水运市场监管机制,完善水运市场交易体系,培育一批现代水运代理企业,实现货源与运能的最佳配置。大力推进水运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水运企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经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