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水利用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水利用工作的意见
(鲁政发[2007]32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海水利用工作,扩大海水利用规模,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海水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我省人均水资源量仅有328立方米,不到全国的1/6,属资源性缺水,且为极度缺水。按照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预测,2010年,全省需要水资源311亿立方米,但可供水资源只有278亿立方米,即使加上南水北调13亿立方米,缺口仍达20亿立方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海水利用是解决我省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我省沿海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实现的GDP占全省一半以上,但拥有的水资源总量却只有全省的1/3,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虽可通过大力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跨区域调水等措施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走利用海水替代淡水的路子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目前,全世界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建设海水淡化厂1万多座,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年直接利用海水超过7000亿立方米。加快海水开发利用是我省沿海地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我省具备发展海水利用的条件。我省东部半岛地区位于黄海、渤海之间,海岸线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具有发展海水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沿海各市在海水利用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海水利用能力逐步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海水利用产业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海水淡化工程15处,淡化能力1.96万立方米/日,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为主的淡化技术日渐成熟。海水直接利用主要应用在电力、化工等领域,年利用海水30亿立方米。在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我省创出了“一水多用”的生产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