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物价局等部门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
(郑政办文〔2007〕5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市物价局等部门《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意见
根据《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7)18号)精神,为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高耗能产业中的落后产能,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必要性
2004年10月以来,我省将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6个高耗能产业的企业区分为淘汰类、限制类、允许类和鼓励类并试行差别电价政策,对遏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差别电价政策在我市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很好落实,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富余的情况下,部分高耗能产业又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必将引发新一轮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剧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将产业政策和价格杠杆机制结合起来,促进建立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的长效机制,对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和支持环保、节能等先进生产技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导我市高耗能产业合理布局,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抑制高耗能企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现有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高耗能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原则。贯彻国家“有保有压”的方针,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对允许类、鼓励类企业执行正常电价,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适当提高电价,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
三、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禁止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各县(市)、区一律不得自行出台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的措施,已经出台实施的要立即进行清理。
(二)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在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6个行业继续实行差别电价的同时,将黄磷、锌冶炼2个行业也纳入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根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0号)制订《部分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目录》(见附件1),明确实行差别电价的8个高耗能行业淘汰类、限制类企业的划分标准。
(三)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今后3年内,将淘汰类企业电价提高到比目前高耗能行业平均电价高50%左右的水平,提价标准由现行的0.05元调整为0.20元;对限制类企业的提价标准由现行的0.02元调整为0.05元(《部分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标准》见附件2)。
(四)严格执行对企业自备电厂的收费政策。除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如利用余热、余压或煤矸石发电等)、热电联产的自备电厂外,严格执行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缴纳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均不得随意减免。企业自备电厂与电网相连的,应向接网的电网企业支付系统备用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对当地执行自备电厂收费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自备电厂欠缴的政府性基金(附加)。
(五)加强对差别电价收入的管理。执行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作为政府性基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确保差别电价政策执行到位
市政府负责全市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工作,市物价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和郑州供电公司组织具体实施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市政府成立由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郑州市差别电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差别电价工作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物价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地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工作,要成立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对高耗能企业和自备电厂进行认真甄别和分类,拟定工作方案,确保对所有列入附件1的高耗能企业或生产设备执行差别电价政策。
五、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差别电价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实施差别电价政策涉及面广,需要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要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提高对实施和完善差别电价政策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对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