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7年工作要点
按照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200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继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大力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工作质量,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07年全市应急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形成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的总体要求,抓紧做好市级和各县区、部门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水平。按照省政府要求,尽快组建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培训指导、综合协调等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督促各县区、各部门根据各专项应急预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工作职责,组建相应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开展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我市应急管理的各类工作机构,通过加强协调、整合资源、整体推进,逐步形成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和高效运转机制。
(二)继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预案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逐步形成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是继续加快预案编制进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督促各县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加快本县区、部门应急预案的修订和编制工作。切实做到从各级政府到基层单位都有预案,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制订相应预案,相关预案间互相衔接,不留空档,确保预案层级分明、规定具体、科学规范。二是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注重预案的可操作性。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要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