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一是梳理现有预案。对全市2003年以来发布的《信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信阳市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应急预案》、《信阳市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信阳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信阳市地震应急预案》、《信阳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信阳市防空袭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汇总。二是完善预案体系。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和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统计调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的通知》,对全市范围内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统计调查,按照省应急办的要求,正在抓紧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使全市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市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对基层单位的应急工作及组织和发动群众等具体事项,也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三)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全市公安系统有应急队伍1730人;消防系统有应急队伍227人,其中专家15人;卫生系统有重大疫病应急队伍300人,其中专家150人;畜牧系统有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队伍180人,其中专家48人;森林防火系统有应急队伍842人,其中专家22人;安全生产系统有从事危险行业技术队伍6人,安全生产管理专家38人;防汛抢险应急分队53支,2600人,机动专业抢险队450人,专家100人。二是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公安系统45岁以下民警分期分批进行了体能、技能训练,按照且战且训、战训合一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全市警力的应急效能,形成了“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2006年,我市公安局警令指挥中心被公安部提名为全国110接处警先进单位,一名同志荣立二等功,多名同志受到省公安厅表彰。畜牧、森林防火、卫生防疫、安全生产等系统多次组织岗位练兵和模拟演练,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开展评估分析和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工作能力
一是认真评估分析。为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总结工作经验,我市在全面弄清2006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市2006年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并对全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做出了科学有效的总体评估。针对今后工作,向省应急办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工作建议。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公安消防队伍,坚持日日练兵,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卫生防疫部门按照2006年卫生部《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精神,组织了4次大规模培训。水利、畜牧等部门采取以会带训,会训结合,以检查带指导,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与宣传工作。防空相关责任单位,结合国防教育和国庆节,全面系统地向全市人民宣传防空应急的基本常识。三是进行科普宣教。我市公安消防、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部门充分利用“全国消防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水日”等专项宣传活动,结合各部门业务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科普宣教活动,增强了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