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省监察厅关于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检查情况报告的通知

  (二)扎实推进行政许可权公开透明运行。各级各部门结合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认真梳理许可依据、收费依据,明确许可主体,除依法不宜公开的内容外,编制了行政许可目录,制定了行政许可流程图,并与许可项目的名称、依据、申请条件、许可期限、收费标准、许可结果以及申请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进行公示。一些市、县设置了电子屏幕或系统局域网,多数部门印制了便民服务卡、办事指南,将办理行政许可的全过程进行公开。这些有效做法,既为许可申请人提供了方便,又防止了暗箱操作,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三)创新许可方式,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一是11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市)政府相继建起了行政服务中心或行政审批大厅,对保留的许可项目、非许可项目、便民服务项目、收费项目纳入大厅办理,实行“一门受理、一条龙服务”。秦皇岛市把行政服务中心定为专门的行政机构,授予人员管理权、工作评价权、干部任用推荐权;实行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对北京天泽锦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北戴河开发的红屿别墅项目审批手续,仅用了两个月时间;骊华淀粉供水项目审批手续用了40分钟。保定市行政服务中心对办理许可项目实行绿、黄、红“三灯”管理,绿灯为正常时限要求以内,黄灯亮起为临近办理时限警示,红灯亮起即为默认许可,对超期未办结的,提出效能监察告诫或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省直部门基本实行了窗口审批,改串联许可为并联许可,改各处室分别许可为集中办理许可,建立并实行了“一站式”服务的行政许可管理机制。三是各地各部门办理行政许可基本实现了统一办理、集中办理、联合办理,办事时间比原来压缩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受到群众好评。
  (四)配套制度日趋完善。各市及省直多数部门建立并实行了统一受理、统一送达行政许可、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许可听证和实施行政许可责任追究等七项制度。有关部门根据业务特点建立了招标、拍卖,考试、考核,检验、检测、检疫和投资核准备案等四项特别制度。衡水市推行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AB岗等制度。省交通厅建立并实施了客运线路招标制度、船员适任证书核发考试考核制度、船舶检验检测规则等。省工商局将行政许可配套制度辑印成册下发各市、县局执行。
  (五)行政许可案卷逐步规范。绝大多数单位的行政许可案卷格式统一,内容较为齐全,许可程序相对规范,真实地记录了行政许可项目的办理过程,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严格落实责任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