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全省客货运量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客运增长快于货运增长。必须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多种需求。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发展和改革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合理布局,完善交通网络,优化运输结构,建、管、养、运并重,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智能交通,努力扩展交通普遍服务。
(二)“十一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扩大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加强进出川通道建设,基本形成大能力的通达邻省通道,连接全国交通网络。强化成都枢纽功能,将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突出农村公路建设,全省通乡油路率达到90%,村通公路率达到98%,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城市公共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分工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
具体目标:
1综合交通运输网规模。到2010年,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15.6万公里,比2005年新增2.4万公里。其中:铁路总里程达到3837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3.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160公里),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万公里,营运机场达到11个,管道达到2758公里,使进出川通道更加顺畅,综合运输布局更加完善。
2客货运输量。到2010年,客运量达到22.4亿人,比2005年增加5亿人;旅客周转量达到1212亿人公里,比2005年增加367亿人公里;货运量达到8.3亿吨,比2005年增加1.4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060亿吨公里,比2005年增加208亿吨公里。
3运输服务。初步建立客货运输服务体系,满足不同货种、不同层次旅客的运输需求;建立综合交通公众信息平台,初步建立货运代理、客货营销等运输服务中介体系;扩展普遍服务,全省20万人以上城市基本通高速公路,通公路的乡、村通客运班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0%。
4安全保障。加强交通安全保障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出行秩序,建立交通安全预防监控体系和交通应急反应体系。
5交通节能。加快发展铁路和水上运输,淘汰老旧的汽车、船舶,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和替代燃料,努力降低交通运输能耗。
6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利用率,作好城市交通与干线交通设施的衔接。
(三)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到2020年,全省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实现与全国各大经济区和大城市的快速联通,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运输市场体系,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和货运专业化、集约化运输,全面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000-4500公里,有条件的乡到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全省铁路网规模迅速扩大,铁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550公里,复线里程达到2000公里。全省水运形成以长江、嘉陵江、渠江、岷江等高等级航道为骨架,形成干支结合、水陆联运、功能完善的内河航运体系。全省拥有大型枢纽机场1个(含成都第二机场),支线机场14个,航空网络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