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3交通运输规模迅速增长。随着综合运输能力的增强和运输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规模迅速增长。到2005年底,全省交通运输完成客运量17.4亿人次,比2000年底增长21.7%;客运周转量845亿人公里,增长40.8%;货运量6.9亿吨,增长26.2%;货运周转量852亿吨公里,增长42.7%。通过开展治理超限超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创建平安畅通工程等综合整治活动,运输安全明显改善,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4民族地区和县际公路状况明显改善。从2001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了三州通县油路改建工程项目47个,建设总规模4276公里,38个县直接受益。2003年开始实施县际公路改造工程项目94个,总里程4660公里,2005年底大部分建成。三州通县油路、国贫县公路和县际公路的建设提高了我省民族地区公路、农村公路和地方路网的质量,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5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配合5大精品旅游区建设,建设了一批旅游公路,建成了九寨黄龙机场和攀枝花、南充等机场,不仅打通了旅游区与外界联系的快速通道,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四川旅游的形象,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同时配合筠连、古叙矿区开发,建成了金沙湾-筠连铁路,开工建设了泸州-叙永铁路、泸州绕城高等级公路、泸州港煤炭专用码头,促进了我省旅游、矿产、能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

  6交通体制改革取得较大成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达州、南充、西昌机场顺利移交地方管理,民航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开展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对铁路体制改革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主要问题。与全国尤其是东、中部地区相比,我省交通仍存在着巨大差距,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是进出川通道运输能力紧张,运输网络密度低,有效供给不足。全省每万平方公里铁路里程51.6公里,每万人拥有铁路里程0.3公里,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7%和52.7%。目前进出川运输主动脉的宝成铁路北段、襄渝线、川黔线和成昆线仍为单线铁路,运输能力难以满足对外运输需要。进出川高速公路通道目前只建成4条,省内高速公路网尚未融入全国区域性网络中,整体效益难以更大发挥。双流国际机场吞吐能力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枢纽功能尚待进一步强化。内河航运利用率低,港口泊位数少,支线航道萎缩。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不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05年底高速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仅为1.3%、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仅为10.8%,分别低于全国1.6%和15%的水平。高档客车和高效低耗的重型货车、厢式货车、集装箱拖挂车和特种专用车辆比重低。铁路复线率仅为10.8%,电气化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民航机场装备水平总体低较,经营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五级以上内河航道仅占航道总里程的12.4%,具有合理层次结构的航道网络尚未形成,大部分码头机械化程度低,港口无泊位、无货场、无仓库、无装卸机械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