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开展社区共建活动。驻社区单位应大力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并鼓励和引导本单位职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单位内部设施资源,参与社区共建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对社区开放,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1、健全社区安全防范网络。建立健全社区警务室,加强社区综治工作室(站)、物业保安和群防群治队伍等社区综治队伍建设。注重公共安全服务设施的规划和整合,加大社区电子监控、红外线报警等设施建设力度,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提升社区安全防范能力,推进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2、完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居民群众的愿望,排查和调处人民内部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初发阶段。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推进社区矫正、禁黄、禁赌、禁毒和禁止非法传销等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加强对社区、学校内部以及周边区域的治安整治,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治安防范意识,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各种矛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等社区应急预案,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社区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3、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障流动人口参与民主自治的权利,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五)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活动。以倡导文明新风、满足文化需求、普及科学精神、融洽人际关系为目标,扎实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开展“社区图书室援建和社区读书”活动。整合教育资源,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发展各类社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自我治理能力。
2、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涵。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力开展法律政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清廉文化、生育文明等教育活动,提升现代公民素质和社区文化品位,塑造文明守法、诚信友爱、合作互助的社区新型人际关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全民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求知、休闲、娱乐等需求,努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精神,努力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