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4)石油与化学产业。抓住国家重化工业战略布局调整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为铝工业配套的氯碱化工、煤化工、化肥、橡胶等产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750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以上;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3.5倍以上。汽油产量240万吨,柴油780万吨,农用化肥105万吨,化学农药7万吨。
  石油化工产业。加快建设沿海炼油基地,加快改扩建田东石化产业园,大力发展乙烯、合成氨、大颗粒尿素、乙烯衍生物、化纤原料、有机化工原料等石化深加工。
  化学产业。重点发展氮肥、磷肥、复混肥、专用肥,离子膜烧碱,聚氯乙烯,轮胎等橡胶制品。
  (5)钢铁锰业。加快柳钢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武钢、柳钢联合建设防城港钢铁基地,促进我区钢铁产业优化升级;依托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锰业基地。到2010年销售收入650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其中钢铁销售收入550亿元,增长1倍以上;锰业销售收入100亿元,增长1.2倍。工业增加值210亿元,增长1.6倍;生铁产量1500万吨、钢产量1500万吨,钢材产量1500万吨,铁合金200万吨,锰品深加工35万吨。
  钢铁产业。做大做强钢铁冶炼;保持建筑长材优势,重点发展以热轧板卷、冷轧板卷、热镀锌卷、彩涂卷为主的精品薄板和优质碳素钢、低合金结构钢、汽车板、管线钢等精深加工。
  锰业。改造提升采选冶产业,主要发展锰系铁合金;重点发展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铁氧体软磁材料及电器元件、不锈钢、无汞碱锰电池及锂锰二次电池、四氧化三锰等精深加工。
  (6)电力产业。优先发展水电,适度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和其他电源,充分发挥各种电源的互补性。重点建设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变电站,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形成以水电、火电为主,以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电网为骨干电网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2340万千瓦,其中水电1380万千瓦,火电960万千瓦;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1倍。
  2.重点提升特色产业
  (1)医药产业。大力发展心脑血管、糖尿病、抗肿瘤、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速效药物、中药提取物等现代中药,重点发展青蒿琥酯、紫杉醇、喜树碱、左旋多巴、氨基酸等化学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培育发展血液制品、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制药。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工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1倍;中成药产量8万吨,化学原料药6000吨。
  (2)林浆纸产业。依托丰富的林、竹、蔗渣等资源,大力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文化生活用纸及纸制品,积极发展家具制造。到2010年销售收入300亿元,比2005年增长3.8倍;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4.3倍;机制纸及纸板产量450万吨。
  (3)建材产业。重点发展旋窑干法水泥、水泥制品、浮法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加快发展滑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等开采及深加工。到2010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比2005年增长60%;工业增加值58亿元以上,增长70%;水泥产量5000万吨。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环保5大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比2005年增长6倍以上;工业增加值310亿元,增长6倍以上,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12%左右。
  (1)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通信设备、数字化产品、集成电路与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设备等产业。
  (2)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农业等产业。
  (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轻质、高强、高韧和耐高温、耐腐蚀的铝及铝合金材料、高分子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液晶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储能材料、功能晶体材料、稀土材料,超硬材料,磷酸钛氧钾、氧化锌、超细粉非金属矿物、超细锌粉等新型功能材料。
  (4)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甲壳素酶解法生产壳聚糖及衍生物,珍珠深加工产品,海洋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海洋抗癌、抗病毒类药物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和保健品。
  (5)环境保护产业。重点发展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专用及配套设备,机动车船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工业废气净化装置,节能节水设备,以及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海水淡化应用工程,微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等。

  (二)加快企业发展
  扶持一批强优企业,打造一批特大型企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各类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1.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依托现有强优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核心,以做强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着力点,以扩大企业增量、盘活企业存量为主线,以强化资本运营、强强联合、拓宽合作领域等为手段,走内涵式发展与规模扩张相结合的路子,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重点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柳钢、广西电网公司、玉柴、中铝广西分公司、华银铝业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大型企业15户以上,其中突破500亿元的2户以上,300亿元的5户,100亿元的8户。
  2.积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先易后难、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原则,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培育形成十大类型企业集团。
  (1)矿产冶炼产业集团。培育集探矿、采矿、冶炼、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矿产冶炼产业集团。
  --以桂西铝业为龙头的铝业集团。
  --以华锡集团为龙头的有色金属集团。
  --以中信大锰为龙头的锰业集团。
  (2)农产品加工产业集团。培育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团。
  --以南宁糖业、农垦糖业、洋浦南华、华强集团、来宾东糖、东亚糖业为龙头的六大糖业集团。
  --以柳州银鸥纸业为龙头的纸业集团。
  --以三威林产、梧州松脂、百色丰林、柳州木材厂为主要股东的林产集团。
  --以大海粮油、新海油脂、惠禹饲料蛋白(防城港)、大洋粮油为主要股东的粮油加工集团。
  --以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丝绸集团。
  (3)石油化工产业集团。以沿海石油化工项目为龙头,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培育石油化工产业集团。
  --以中国石油广西钦州公司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产业集团。
  --以中国石化广西北海公司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产业集团。
  (4)汽车零部件集团。培育以玉柴机器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团。
  (5)钢铁产业集团。培育以柳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集团。
  (6)工程机械产业集团。培育以柳工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集团。
  (7)医药产业集团。培育以桂林三金、桂林南药、桂林集琦药业、桂林天和药业为主要股东的医药产业集团。
  (8)海洋产业集团。培育以海洋资源开发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海洋生物工程大型企业集团。
  (9)建材产业集团。培育以水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建材产业集团。
  --以华润集团为龙头的水泥产业集团。
  --以海螺集团为龙头的水泥产业集团。
  (10)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培育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集团。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按照“三个鼓励”、“五个培育”、“三个集中”的要求,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和“小巨人”方向发展。到2010年,新增中小企业约1万家,新增就业人员50万人以上,实现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1)鼓励发展科技型、出口型、地方特色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零部件、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一批孵化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2010年,新增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0家以上。
  出口型中小企业。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积极发展出口型中小企业。加强中小企业与国外贸易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区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到2010年,新增出口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
  地方特色型中小企业。鼓励发展有色金属、中药、农产品、海产品和林产资源等特色中小企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中小企业群。走科技兴企之路,促进具有技术特色、产品特色的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到2010年,发展1000家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
  (2)加快培育具有产业特色的五类中小企业群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