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组织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完善全市应急预案体系
(十七)组织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对全市的应急体系进行理论探索,借鉴国内外大中城市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十八)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编制覆盖全市的《成都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汇编》,逐步审核印发专项预案,制定《成都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细则》,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提升专项和区(市)县级应急指挥平台的科技含量,完善全市应急指挥技术体系
(十九)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以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基础,研究制定提升市级应急指挥平台科技含量的方案,建立应急移动指挥平台,丰富应急指挥技术手段。
(二十)加强应急求助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动面向社会的紧急报警服务中心和非紧急求助服务中心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加强市应急指挥中心、市属专项应急指挥部、区(市)县应急指挥部之间的通联。
(二十一)出台《成都市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等制度。整合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的图象监控、无线通信、有线通信、有线电子政务网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资源。
八、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市级与区(市)县应急指挥的协同配合能力
(二十二)制定全市应急演练规划。出台应急演练的相关工作规定,加强对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各区(市)县应急演练的协调和指导。
(二十三)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演练。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综合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市政府应急办与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区(市)县应急指挥部的协同配合能力。
九、抓好内部基础管理,加强应急管理队伍自身建设
(二十四)狠抓队伍理论、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强工作人员应急理论的学习,提高对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能吃苦、敢负责的工作作风,努力创造良好氛围,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
(二十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编制《应急管理工作手册》,健全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岗位责任明晰,任务分工明确,工作流程科学。
(二十六)适时组织学习考察。积极组织外出学习、交流和考察,加强与兄弟城市的工作联系,不断提升应急工作服务社会和群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