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2.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科研院所要以矿山、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开展矿山重大灾害治理、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运输车辆(船舶)适时监控、建设工程现场适时监控、事故应急抢险等安全技术研究。着手编制、储备、包装、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国家部委在重庆推广成熟、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成果。加快全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统一、快捷、高效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技术对安全监管的支撑能力。
  (六)严格安全监察执法,严惩安全违法行为
  1.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加强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修订《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完善安全费用、风险抵押金、 “安全与保险互动”实施办法。组建市级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总队,增强安全生产综合执法能力。
  2.建立严格的执法检查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执法检查制度,规范安全执法,开展联动执法,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安全监管执法机构要对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监管。建立健全安全评价机构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和安全评价报告审查制度。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调查。严格执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制度。
  3.狠抓重要时段安全监管。重点部署落实好党的十七大、市第三次党代会和直辖10周年期间,以及元旦、春节、 “五一”、 “十一”等各个重要时段的安全监管,加强对旅游景区、游乐项目和群众出行安全监管,落实领导带队检查安全责任制,对事故隐患和事故源实施现场监管,严防突发性公共事件、群众性食物中毒事件以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
  建立健全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等救援基地和救护队伍,提高处置重特大事故灾害的能力。加强市、区县(自治县、市)和行业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利用全市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危险源分布电子地图,对分布在2292个企业的3089个重大危险源,落实分级评估、建章建制、预案管理、演习演练、监测监控措施。实施重大危险源责任监控,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110、119、120、122联动整合救援,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快速救援机制,充分利用医疗资源,采取就近从优救护方式,提高应急救援整体水平。
  (八)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氛围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