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到2010年,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培育30户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行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100户传统产业重点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达到80%以上,产品设计数字化达到90%以上,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达到70%以上,电子商务应用达到50%以上。
三、推进信息技术在重点企业全面应用
(六)加快重点产业基地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我省汽车产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和医药、建材、食品等优势产业基地为重点,选择产业基地中的龙头企业,有重点地推广信息技术,提高产业群或产业链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一汽、轨道客车、通钢、吉化等企业信息化工程,提升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整体水平。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柔性制造、虚拟制造、敏捷生产等技术的应用示范,逐步建立起敏捷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客户关系相结合的网络化信息系统,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奠定基础。
(七)加强产业基地公共信息技术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政府扶持、多方投入、企业运作的方式,支持以行业协会、产业基地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信息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促进我省产业基地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八)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建立信息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现有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建立一批信息技术工程研发中心,进行核心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关键共性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技术的研发,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九)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着眼于建设全国最具产业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农村特色产业信息化改造步伐,实施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围绕玉米深加工、畜禽乳精深加工、长白山绿色生态食品等重点产业,支持大成、华润、华正、皓月等2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机制,带动中小企业和农户个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应用,推进企业生产自动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合理使用农业资源,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推动农业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